第09版:文化周刊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一路豪歌向天涯


——访著名作家叶楠(下)

叶楠说,1947年上半年,学校还没有注意他们,到了下半年,问题就暴露了。他们几个想到解放区去,苦于没有门路。当时只有两个线索:一个是有一位思想很进步的老师,他思想虽然很进步,但他又不承认他是共产党;再一个就是孙绍先,他们问他是不是共产党,他的态度很暧昧,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孙听说他们要走,就说:“何必要走呢?留下来不是一样吗?”后来他只介绍几位同学到郑州找关系,让他们通过郑州的一个关系,北渡黄河到解放区去,哪知他们到了郑州没有接上头,几天后又回到了信阳。

叶楠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名叫叶杨,解放后曾任武汉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叶楠和他一直是孙绍先的培养对象。1947年下半年,孙绍先吸收叶楠与叶杨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成立了党小组,希望他们能多团结一些进步的学生。

后来,叶楠他们遇到了一个信阳西乡的同学。他姓余,比较进步。叶楠写了一封信,让他去四望山一带找解放军,帮他们联系。信的大意是:我们几个学生,想到你们那里去,不知可以不可以?后来叶楠很快收到了姓余的带来的回信,同意他们去。

叶楠他们是1947年12月离开信阳的。第一站到了龙门店,就是现在南湾水库的淹没区。当时信阳县委书记叫马任平,他让叶楠他们学习《土改大纲》等文件。他们学了三四天,就被分到贺家冲一带,跟着县政府机关搞“土改”,先后到了黄龙寺、游河、冯家庄等地。当时他们还带着枪,马书记对他们说:“这里离信阳才几十里,你们是武装土改工作队,处处要小心,别等传到信阳被敌人发现了影响家里人,最好改个名字掩护一下。”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改名叫叶楠,一直到现在。同学们也都改了名。

1948年10月,叶楠在军政干部学校毕业后被留校了。1949年,叶楠到参谋队学习。结业后,他由区队长改任为军务参谋。这年秋天,部队整编后,军政干校的校长王宏坤调到湖北去了,整个军政干校迁到了开封,与河南省军区干部学校合并。到了开封后,叶楠仍在军区干校当参谋。这年12月,中央军委下发一份文件,要调一批文化高、身体好、年纪轻、政治好的人去学习海军。因为叶楠是军务参谋,领导就让他物色人。当时他只物色了两个,他跟校长讲:“我也去吧?”校长同意了。通过考试,中南军区去的80多人才考上一半,没有考上的又回原单位了。叶楠考上了。凡是考上的都换上了水兵服。当时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海军学校,学校设在大连,他们是第一批学生。全军总共考上200多人,分两个系:一个是指挥系,一个是机械系。叶楠在机械系学习。1950年2月入学,一直学到1954年5月。叶楠是学潜艇机械的,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青岛潜艇部队(北海舰队)当技术干部,任机电业务长,1958年改任潜艇基地机电科科长。

1958年,由于叶楠爱好文学,平时好写点东西,当时潜艇部队就把他抽出来搞创作,让他写反映潜艇部队的一个剧本。叶楠感到这个剧本难写,因为潜艇部队没有打过仗,平时训练又感到没啥好写的。于是他提出写北洋舰队、写中日甲午海战,因为他对这一段的历史和邓世昌的事迹比较了解。在这以前,叶楠还没有写剧本的尝试,能不能写好,心里没底,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写了一个多星期,剧名定为《甲午风云》。说来很巧,也算是机遇吧,叶楠刚把这个剧本写出来,长影厂的编辑和摄影来了,他们看后,当即表态要这个本子。1959年剧本被拿到了长影,经过润色,剧本先发表了。1960年春节前,长影厂给叶楠发来电报,让他去修改这个剧本。该片1960年开拍,直到1962年才拍出来。该片是反映1894年中日海战的,上映后获得了一致好评。叶楠的一篇散文叫《朱红色的底片》,1961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新港》《大众日报》也发表过他的作品。从此,叶楠的信心更足了,搞创作的劲头更大了。叶楠的作品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山东文学》上都发表过,一年发表三四篇。

1976年夏,叶楠写出电影剧本《傲蕾·一兰》。后来,叶楠给外交部写了一封信,介绍《傲蕾·一兰》的创作情况,因为这个剧本是揭露沙俄侵略我国罪行的,外交部给他回信说:“体裁很好,可以拍。”上影厂听说了,就把这个剧本拿去,于1977年拍出了上下集。1978年春天,叶楠到了云南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和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一起生活了三个多月,回到上海就写出了电影剧本《绿海天涯》,很快就通过了,并被拍成了电影。

1979年,叶楠从重庆沿江而下,在船上观察、构思,到上海后,很快写出了电影剧本《巴山夜雨》。上影厂看了本子当即决定拍。1979年夏,他又到南海舰队深入生活,回来后写了一篇小说叫《印有金锚的飘带》,在《上海文学》上发表了。1980年夏,叶楠和北影厂《金锚飘带》摄制组到南海舰队深入生活,拍摄影片。

1980年,《巴山夜雨》也拍出来了,上映后反映很强烈,荣获1981年全国第一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叶楠荣获最佳编剧奖;张瑜因饰《庐山恋》中的周筠和《巴山夜雨》中的刘文英,荣获最佳女主角奖;《巴山夜雨》还荣获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和最佳音乐奖;《巴山夜雨》和《傲蕾·一兰》曾分别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

1982年,叶楠还在继续搞电影剧本创作。他写了一个剧本,叫《雪山上耀眼的明星》,1982年发表在上海《电影新作》上。1984年,叶楠到了云南边防前线,回来后写了一个中篇、一个短篇,还写了一个电影剧本,叫《丛林中的雾在消散》,拍成电影后改名叫《鸽子树》。1986年上半年,叶楠接受了一个任务:给天津电影制片厂写刘邓大军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剧本。剧本写出后,名字叫《伟大的战略转折》。

叶楠一直觉得:豫南是个好地方,应该多出作家和艺术家。他跑过全国不少地方,但潢川给他留下的印象特别深、特别美好。叶楠在那里生活了五六年,那里的风土人情、城市风貌、河流大桥、古城店铺和石铺街道,都是典型的南方城市特点。像潢川这样的县城,这样好的环境,叶楠说他所到过的县一级的城市还是很少见的。出人才,自然环境很重要,因为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但是,如果真正想要写出好东西来,必须要有扎实的生活基础,因为生活是大于、重于灵感的,好作品是灵感和生活撞击的结果。能不能出人才、出作品,不在于客观条件如何,关键是看作者,只要作者肯学习,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写出好东西来的。要想写出好东西,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学习。

最后,叶楠请我转告家乡的文学爱好者们:人的成功是不易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和努力。古话说:“人前要显贵,人后必受罪。”要想提高自己,造就自己,只有靠学习,靠奋斗,靠拼搏,除此以外,是没有任何别的捷径可走……

黄振国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