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勇
我有两个比较要好的同事,一个是年过四十的女同事,她说她天天焦虑得很,孩子、父母、工作,每天睁眼一堆事情,即便一年四季,无论冬夏,准时6时起床,忙到深夜,依然忙得透不过气来。另外一个是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年轻小伙子。他整天精力充沛,像个太阳一样旋转。虽然事情很多,但他脸上总是笑容明媚,常笑说:“有什么好焦虑的,多大点事情。”
而我呢,我曾经过着极其安逸的生活,工作按部就班,没有什么野心和追求,也没有什么大的烦恼和忧伤,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年岁增长,我发现自己的能力似乎有所欠缺,工作出现新的变化,做起来就很吃力,还会陷入一种焦虑状态,担心自己跟不上潮流步伐,事情做得不够好,甚至丢掉工作。
回想起来,也许是我的本性太贪图安逸,导致我即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11年,依然还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业务也没有太大的长进。这种普通还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的收入不如别人,生活品质也差别人一截。人到中年,每当看见有些人已被后生的浪花拍倒在沙滩上,我就有感同身受的唏嘘。
现实像一根刺,让我反思:到底是为什么?只有一个原因,我在舒适区待得太久了,不思进取,自我满足,总觉得吃饱穿暖每月有余额,这样的生活就可以了。如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活在不断变化,日新月异,你却待在舒适区,不学习,不求新,不追求进步,日子久了,难免生出担心落伍被取代的“焦虑”。
后来,让我舒适待着的那家公司倒闭了,我不得不重新开始。
换了几份工作,我重新努力和勤快起来,重新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来到出版社工作后,我接受了新的挑战,取得了新的成绩。我才领悟到,生活中,如果让自己一直待在舒服区里是不对的,容易懈怠;但一直让自己处于忙乱和焦虑中,做不到劳逸结合,也是不对的。
我很认可一位童书总编辑的故事,他曾经做了十多年的成熟的财经编辑,现在却做了一位童书编辑,新的挑战难免打破长期的舒服而带来些许焦虑。但这样的选择,正是出于他对舒服太久的不安,想要处于适度的焦虑中,不太熟悉的童书编辑一职正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所有的创新和成绩,其实都是在适度的焦虑中完成的。
安于现在的舒适,可能会带来未来的焦虑。如此看来,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舒服之上、焦虑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