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 化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信阳的著名文化人(中)


黄振国

程坦(1907-1980),男,新县箭厂河乡人。1925年参加鄂豫边农民运动,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后历任黄安县区委书记,黄安中心县委、豫东南道委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政治部秘书长,第15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长,中共鄂东地委书记,鄂东军分区政委。建国后,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湖北革命大学副校长、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第一书记兼副校长,监察部副部长、交通工作部副部长、内务部副部长、民政部顾问等职。

程坦在红15军团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期间,为了配合当时红军的政治纪律教育,以毛主席规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内容,采用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民歌《土地革命成功了》的曲调,改编成《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首先刊登在红15军团政治部的小报上,并很快在红军干部战士中广为传唱,后经过不断修改,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武器。1979年,程坦的子女联名上书,反映这首歌创作的过程。后经有关权威部门确认:这首歌是“程坦编词,集体改词。”

赵清阁(1914-1999),女,信阳市区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女作家、编辑家、画家。她与齐白石、傅抱石、刘海粟、郭沫若、茅盾等都有很深的友谊,与老舍交往甚多,蒋光慈夫人宋若瑜是第一个引导她走向文艺道路的启蒙人。

1931年,她第一次向报社投稿就得到发表。1933年,她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成为《女子月刊》的基本撰稿人。1934年春,她给鲁迅先生寄诗文求教,得到鲁迅的关怀和亲切接见。1936年,她在《妇女文化》月刊发表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模特儿》。1938年,她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主编《弹花》文艺月刊,写有五幕话剧《女杰》、三幕话剧《反攻胜利》、四幕悲剧《雨打梨花》,改写五幕话剧《此恨绵绵》。她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担任《神州卫报》副刊主编,并在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任教,出版独幕剧集《桥》、短篇小说集《落叶》,创作中篇小说《江上烟》《艺灵魂》与长篇小说《双宿双飞》《月上柳梢》以及许多杂文散文。解放后,她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上海戏剧家协会和电影工作者协会,担任上海文联委员。

战时在重庆,她和老舍同在文协工作,她十分佩服老舍的才华,仰慕之情常溢于言表。她藏有老舍大量的手札,晚年她把书画捐给了国家,家里挂的都是复制品,唯一留下的真迹是老舍的对联:“清流笛韵微添醉,翠阁花香勤著书。”边上的小字是“清阁长寿”,落款为“老舍恭祝”。这副对联被挂在她书案前方的墙上,与她朝夕相处。

抗战后期,由于改编《红楼梦》的成功,她被誉为“用话剧诠释《红楼梦》的最佳女作家”。她说这和冰心对她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后来她和冰心还常就健康问题多次通信。

晚年时她自制了一本精美的画册,收藏的多是自己的画作。每幅画旁分别有郭沫若、冰心、张恨水等人的题词。她和许多文化界人士都有文字来往,这些文稿谈诗论画,纵论时事,才情横溢,十分珍贵,后来被她赠给上海图书馆。

田汉曾给她写过一首七律:“从来燕赵多奇女,清阁翩翩似健男。侧帽更无脂粉气,倾杯能作甲兵谈。岂因泉水知寒暖,不待山茶辨苦甘。敢向嘉陵录画料,弹花如雨大河南。”

20世纪80年代,她出版了散文集《沧海泛忆》《行云散记》《浮生若梦》《往事如烟》及《红楼梦话剧集》等。1990年以后,她虽然没有什么大作品问世,却也在上海《文汇报》《新民晚报》和《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不少文章。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老病不堪,脑子还好,笔耕不辍,写写小文,日惟三五百字耳”。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