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新华网与亚马逊中国共同发起,并联合读客文化(书单来了)、中信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新经典文化、磨铁图书等知名出版机构推出的“40年·影响力外译作品”推选活动在京揭晓,基于亚马逊中国纸书和Kindle电子书数据,并通过16000余名网友票选,最终产生了《百年孤独》《小王子》《飘》等25部影响力外译作品。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40年间中国社会的风貌、观念、审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的开放史也是国人精神文化的成长史,祟尚知识,开阔眼界,触摸时代,了解并理解那些从未抵达的世界,成为一代人的共识。40年间,众多优秀的外译作品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进入中国读者视野,它们既是国人放眼看世界、融入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作家莫言曾说:“1984年我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时非常惊讶,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莫言表示《百年孤独》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深深影响了其早期的创作。不单是莫言,王安忆、余华、马原、韩少功、格非、苏童、孙甘露等当代文坛重要作家,都从加西亚·马尔克斯那里汲取了营养。作家冯骥才说:“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高潮期,社会由封闭的状态开始向世界敞开。文学亦然,作家放眼世界。那些‘完全不同的文学’对开放中的中国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读者的阅读口味更趋向多元化和开放化。如果认为自己正忙碌于生活的琐碎,却错失了抬头看月亮,可以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重寻理想主义情怀;如果想了解如何在孤独生活里自我救赎,可以去读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如果想知道人是否应该与生活和解,不妨读读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如果想探寻轻与重的哲学命题,那不能不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如果想纾解青春的彷徨与焦虑,读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主办方表示,这份书单既是回顾,也是向作者、译者、出版者的一次致敬,希望借此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精神文化成长史的一个侧面,鼓励读者阅读更多经典。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