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书 香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文学即人学,一本书看懂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文学即人学》
作者:汪兆骞
出版:现代出版社

《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是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先生继畅销书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之后出版的又一重磅作品,是汪兆骞先生近四十年从事专业文学编辑、阅读、评论生涯以来,关于世界文学的心血结晶。汪兆骞从纯粹的文学欣赏、评论与创作的角度,以人性、历史及美学的眼光,为我们精心解读从1901年以来的一百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经典代表作,全面呈现百年来世界文学金字塔顶部的辉煌与璀璨。

他们为什么会获奖?他们的作品何以成为经典?他们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们是如何生活和创作的?一本书读懂一百多年来一百多部世界文学经典,了解一百多位文学大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虽然有遗珠之憾,但诺奖获奖作品确实代表了世界文学的高峰。

张抗抗认为,《文学即人学》是一部非常替读者着想的书,以生动的叙述和丰富内容为大家导读世界文学的精华和遗产。她说该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很客观,作者没有把自己的某些观点强加到诺奖作家身上,而是让读者自行判断;二是从人和人性的角度来评价作品,这也正是本书的主题所阐释的“文学即人学”;三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耐读性,作者用非学术化的语言把读者带入书中,以生动的叙述将作家的人生故事、创作经历、作品特点、评论界观点等巧妙融合,从而产生很强的可读性,再加上思想性和深刻性,就使本书具有了耐读性。张抗抗认为,这体现了汪兆骞作为一个资深的编辑家和学者的深厚积累和功底。

谈到文学的未来时,张抗抗认为,随着人类对环境、自然、动物等的进一步认识,将来文学可能不仅仅局限于人学,还可能是环境学、动物学等。

汪兆骞认为,文学一直在变革中前行,不断穿越历史隧道,至今文学空间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文学史的论域,呈现出一种更为复杂多元的景观。但是审视自我和社会,拷问人性,一直是文学的视域和生命。文学是人学,是灵魂的历史,在尘埃与云朵中温暖众生。其审美价值和意义的解读,与任何奖项毫无关系。中国的曹雪芹无缘什么奖项,俄国的托尔斯泰也未摘得诺奖桂冠,但丝毫影响不了他们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但毋庸置疑的是,纵观全世界的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被视为世界最具权威性、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获奖者及其作品往往被当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荣耀。(陈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