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 生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信阳80后制陶人陈亮 自建柴烧窑做“匠人”


本报记者 程云

“抟起皇天垕土,烧铸日月精华。”12月1日,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乾窑”祭窑暨点火仪式在平桥区王岗乡崔山村举行。

初冬时节,位于王岗乡崔山村的古法柴烧陶艺传习所内,嘉宾云集,气氛热烈。当日上午11时08分,在众位嘉宾的见证下,传统制陶技艺平桥区代表性传承人陈亮率众烧纸焚香,叩首敬酒,礼拜祈福,后点燃乾窑之火,整个仪式过程简洁而庄重。

出生于1982年的陈亮,是土生土长的平桥人。2002年,自小热衷传统文化的他进入王岗乡文化站,与“艺术”结缘,开始从事民间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2004年,因爱好园艺,陈亮前往杭州做起了园林景观养护工作,并对以古雅拙朴见长的苏派小品盆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培植、把玩之余,陈亮逐渐感受到购买盆景盆器带来的经济压力,从而萌发了自行烧制盆器的想法。

王岗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秦时建义阳乡以来,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其中,制陶技艺已传承了300多年,这些历史积淀为陈亮制陶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现实基础。2013年,陈亮决定从繁华的都市返回家乡的小山村,并购得一处院落,取名“乾窑”,开启了古法制陶之旅。

从2014年开始,陈亮开始通过民间、网络等渠道搜集制陶资料,到处走访传统制陶名师,学习制陶技艺。通过自学拉坯、亲手筑窑、 反复烧制试验,陈亮最终熟练掌握了各类参数,可独立完成从泥料、塑型到烧制成型的一整套制陶程序。

“这次点火的‘乾窑’是我在前期反复试验基础上,结合古窑和现代节能窑的特性改良而成,更加节能、环保。”点火仪式后,陈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此次入窑的是他精心配制的300多件绞胎工艺的茶具、盆器,经过三天三夜不间断的柴烧,将在高温烤制下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最终成品。

当一坨坨生硬的泥土历经20多道程序,通过自己的双手幻变成一个个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对于陈亮来说,这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荣誉,更是一份社会责任、文化责任。“选择古法制陶,既是自己从事‘非遗’工作的需要,也源自自身对传统制陶艺术的热衷,对文化的一份执着、一份痴迷。”陈亮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看着古法的制陶技艺逐步失传,深感痛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制陶这门技艺,也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作为一名文化产业的耕耘者,陈亮深知,属于匠人的命运没有捷径,只有时光的浸润和对于技艺的研磨,才使得未来熹微的光芒逐渐变得明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