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财 经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花399元就能“名企内推”,3万元“保录取”?

朋友圈“求职福利”可能是陷阱


正值暑期求职季,一些求职中介平台号称“名企内推”的信息在大学生朋友圈广泛传播。真有这样的“福利”吗?记者采访发现,所谓“名企内推”“保录取”的收费为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有的高达数万元,但一些学生在交钱之后却没接到一个名企的录取通知。

“保录取”实际是销售培训课程

暑期,一些大学生的微信群、朋友圈里出现了“我已加入阿里巴巴19秋招内推群”等信息,并配有可扫描入群的二维码。

记者发现,这是一家名为“圈里求职”的机构的宣传。记者在微信搜索“圈里求职”公众号,打开后点校招内推栏目,看到有阿里、华为、腾讯三家的内推,可扫描二维码进群。

记者加入了“阿里巴巴19秋招内推33群”,发现每当有人加入微信群,就会有“求职小助手”@新人,称这只是中转群,要获得内推名额需进正式群。进入方法是分享“我已加入阿里巴巴19秋招内推群”的文字和相应二维码到朋友圈或200人以上大群,保存半小时以上,然后截屏给“求职小助手”。有人在群里质疑内推的真实性,立即被踢出了群。

记者进入“圈里|阿里内推正式群”后被告知,“内推名额有限,拼团才能得到更多机会”。7月15日课程结束后,“圈里助手”在群里发布消息称,有唯品会内推名额20个,但需要根据学员在朋友圈发海报打卡次数等对学员进行评估,排名前20的学员才可获得名额。

记者从7月15日参加了这个训练营,但至今一个多月过去,并没有接到任何面试或笔试信息,更无录取通知。记者采访的参加过训练营的人都表示从来没接到录取通知。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求职平台还有“TG校招狗”“门徒求职”等。

平台忽悠套路深

记者发现,类似的求职平台有一套营销手法忽悠求职者。

——恐慌式宣传。通过截取各种极端数据片段,夸大求职难。“圈里求职”的宣传广告称:宝洁去年申请人数“十万+”,录取比例低于5000∶1,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平均录取率低于6%,互联网、券商、咨询、银行等录取比例低于2%。

——诱导大范围传播。通过各种方法利用学生在朋友圈、微信群发布宣传信息,大范围传播他们的求职信息,圈更多学生入局。如“圈里求职”,进群的时候要发;进入后要获得内推名额,也要发。

——挂羊头卖狗肉。以“保录取”的名目收费,却以培训的内容签合同。“圈里求职”的“保录取”合同内容是提供求职辅导,指导乙方进行求职申请。如果合同期间获得录取通知,不论是公司协助申请所得还是客户自行申请所得,都算合同完成。

——陷阱式收费。这些“保录取”的合同里,通过文字游戏设置各种陷阱,学生哪怕没找到工作,钱也退不回来。

多家名企否认有合作

在“圈里求职”提供给记者的“名企梯度表”中,列出了互联网、银行等20个目录过千家企业。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内推”都是有官方合作的。

然而,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否认与“圈里求职”“TG校招狗”等求职中介有任何合作关系。记者还发现,有的求职平台背后的公司根本不存在。

环球经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文智告诉记者,这些机构宣传的“内推”属于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涉嫌虚假宣传,“保录取项目”则涉嫌合同欺诈。“不是招聘单位的决策人,谁能保证给录取通知?这些机构先设置收费陷阱,再通过各种暗示或明示,误导学生以为给了保证金就能录取,已是欺诈。”

“对这些涉嫌违规违法行为,职能部门应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及时治理。同时,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最好直接通过招聘企业的官网或现场招聘等渠道求职,避免上当受骗。”张文智说。 (据新华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