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予玲
(接上期)
二、南昌起义升起的3颗大将之星
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共有10人被授予大将军衔,其中3人参加过南昌起义,分别是粟裕、陈赓、徐光达。
粟裕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南昌起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教导队班长;南昌起义时任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
1927年5月28日,党组织安排粟裕到我党控制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教导队学习。7月11日,教导队遵照共产党员叶挺师长的命令,乘船离开武汉,13日到达江西省九江市。7月27日,教导队到达南昌市,周恩来等领导人也同日到达。教导队执行警卫任务,粟裕担任班长,保卫设在江西大旅行社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起义总指挥部。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城的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肃清守敌3000余人,缴枪5000余支,控制了南昌城。8月3日起,中共前敌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寻乌县)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
8月6日,粟裕所在的警卫队奉命出发,负责押运武器弹药和保卫南昌起义军指挥机关。粟裕身背30多公斤的枪支弹药和行李,在潮湿闷热的夏天,每天行军三四十公里,经历了巨大的考验。
在南昌起义军向广东省进军途中,沿途与堵截之敌作战,天气炎热,逃跑士兵和伤病员剧增,部队减员相当严重。到达临川县时,2万多人的起义军已减员6000余人。9月初,起义军在赣南瑞金县(今瑞金市)、会昌县境内,与广东省前来堵截的国民党军进行了多次激烈战斗。起义军虽然歼敌6000多人,缴枪2500支,但伤亡近2000人。粟裕奉命带领一个班将缴获的枪支装上船,押送到广东省东江。
在潮安县城,南昌起义军主力出动后,粟裕所在排奉命留守县城,负责后勤部门和物资仓库的警戒。留守潮安县城的起义军力量薄弱,在国民党军的围攻下撤到城外。粟裕所在排的任务,是保卫后勤部门领导的安全。他们找到几条船,东渡韩江,准备经广东省饶平县去大埔县三河坝,同25师和教导团会合。当粟裕到达饶平县时,25师已经先期到达。
此时, 朱德、周士第带领的25师与领导机关失去了联系,成了南昌起义军余部。朱德认为,南昌起义军主力虽然失败了,但起义旗帜绝对不能丢,武装斗争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10月7日,起义军余部离开饶平县,向敌人力量薄弱的闽西、赣南地区转移。16日,到达闽赣交界处的福建省武平县。17日,国民党第32军军长钱大钧率领第18师追到了武平县。朱德指挥部队与敌激战两个小时,打退了敌人两个团的进攻,随后命令粟裕所在排占领武平城西门外的山坡,掩护部队向武平县西北方向转移。
作战中,一颗子弹从粟裕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了过去。粟裕只觉得头部猛然受到一击,随即倒在地上,动弹不得,头脑依然清醒,只听排长说:“粟裕呀,我不能管你啦。”随后,排长卸下粟裕的驳壳枪,丢下他走了。几十年后粟裕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时,他介绍了自己南下战斗负伤经历:“在武平,我第一次负了伤,一颗子弹从我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了过去,我当时觉得受到猛烈一击,就倒了下来,当我清醒过来时,身边已空无一人。只觉得浑身无力,爬不起来,但我抱着无论如何要赶上部队的信念,奋力地站了起来,可是身子一晃,又跌倒了。只好顺着山坡滚下去,艰难地爬行到路上,却又滑倒在路边的水田里。这时有几个同志沿着山边走过来,帮助我爬出水田,替我包扎好伤口,又搀着我走了一段路。我忍着伤痛,拄着拐杖,终赶上了部队。”
粟裕一生六次负伤,这是他第一次负伤。粟裕拖着重伤的身躯,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跟随随朱德、陈毅转战,最后进入赣南山区,暂时摆脱了国民党军的的重兵追击。
10月下旬,南昌起义军余部到达江西省安远县天心圩。这时,部队思想和组织极其混乱。起义部队自撤出南昌城两个多月,一直与围追堵截之敌战斗,部队得不到休整,粮食得不到供应,弹药得不到补充,伤员得不到治疗,战斗力越来越弱。25师师、团领导多数已经离队,每天都有士兵逃跑和叛变,起义军只剩下1500余人。
危难关头,朱德主持召开了全体军官会议,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例子,对大家讲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鼓励大家不要灰心,要相信中国革命总会成功的。他还表示,革命是心甘情愿的事业,不愿革命的可以回家。朱德的讲话深入浅出,给大家以极大的鼓舞。第25师第73团政治指导员陈毅、74团参谋长王尔琢坚决赞成朱德的意见,表示要斗争到底。陈毅诚挚地对大家说:南昌起义的失败不等于中国革命的失败......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粟裕参加了天心圩军官会议,朱德、陈毅的讲话,坚定了他革命必胜的信念。
10月底,南昌起义军余部到达赣粤边境的大庾(今大余)地区,朱德、陈毅对起义军进行整编,将部队编为七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连、一个重机枪连,组成一个纵队,共800人左右;同时,整顿了部队的党团组织,成立党支部,选派一部分共产党员到连队中去,加强党在基层的工作。为缩小目标,便于隐蔽,对外使用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番号,朱德任司令,陈毅任指导员,王尔琢任参谋长。大庾整编,使起义军余部的面貌焕然一新,又重新成为一支组织精干、指挥灵活的战斗部队。粟裕因革命意志坚定,作战勇敢,被越级提升为步兵第五连指导员。
后来,粟裕跟随朱德、陈毅、王尔琢参加了湘南起义。1928年4月中旬,粟裕跟随朱德所部和湘南农军,与毛泽东所部在井冈山地区胜利会师。
陈赓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南昌起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特务营营长;南昌起义时任起义军第20军3师6团1营营长。
1926年9月,党中央派陈赓去苏联学习,先后学习了政治保卫工作,以及侦探、暴动、爆破、秘密、通信等技术。1927年3月,陈赓完成学业回国后,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到北伐军总司令部找蒋介石,被在北伐军司令部工作的共产党员蒋先云告知蒋介石将要叛变的消息。陈赓离开南昌到达武汉,经党组织安排,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的特务营任营长。
1927年7月26日,陈赓跟随周恩来乘船秘密到达九江,7月27日秘密抵达南昌。周恩来在江西大旅社召开会议,宣告中共前敌委员会成立,周恩来任书记,谭平三、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任委员,贺龙任起义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陈赓担负起义总指挥部的保卫工作。他和李立三等同志连夜在市区逮捕了一批反革命分子,接管了江西省银行,把没收的大批钱财用汽车运往总指挥部参谋团。
8月3日至5日,起义军先后撤离南昌。陈赓被调到第20军3师6团1营任营长,跟部队一起向广东进发。8月下旬,陈赓所在部队经抚州、瑞金前往会昌。但会昌已被反动军阀钱大钧的部队抢先占领。8月24日,起义军先头部队第3师在会昌附近,与敌人接上火。陈赓带领第一营,由正面发起攻击,一口气儿攻下3个山包。由于原计划在两翼发动攻击的部队没有按时赶到,一营被敌军4个团包抄,战斗从早晨8时打到中午,一营弹尽援绝,渐渐支撑不住,11时许不得不撤出战斗。
陈赓走在队伍的最后面,掩护战士们撤退,左腿中了3颗子弹,膝盖、胫骨、腓骨3处被打断,鲜血顺着裤筒往下流淌。这时敌军又扑上来,陈赓急中生智,顺着山坡滚进一条杂草丛生的水田里。
被鲜血染成了红色的水田里,浸泡着横七竖八的尸体。这些尸体有起义军的,也有国民党军的。有群国民党兵来打扫战场,走进稻田,踢踢这个,搬搬那个。陈赓钻进这些横躺竖卧的尸体堆里,一把把往自己的脸上、头上、胸膛上抹血。搜查的敌军来了,狠狠地在他身上踢了一脚,他屏住呼吸假装死人,敌人信以为真,踢了他一脚,见他直挺挺的毫无反映,就扭头走了。
几个小时后,叶挺指挥部队反攻上来,把敌人打退。陈赓听见山上人声鼎沸,以为又是敌人来了,仍然躺在那里不敢动。由于他身上只穿着背心和裤衩,叶挺部队的战士走过来,也把他当敌人打了一枪托,陈赓气恼地偷偷眯缝着眼睛张望,发现打他的兵脖子上挂着红带子,才知道是自己的部队来了,还有女兵,就高兴地挥动双手叫了起来,总算死里逃生。
195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筹建,收集有价值的史料和文物。工作人员在刊物上看见了一篇回忆录,作者居然是一位叫谭勤先的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女兵。纪念馆工作人员在北京找到了谭勤先、彭援华、杨庆兰等参加南昌起义的女兵。据她们回忆,第一批女兵队伍共有约30余人,大部分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学员,少数是何香凝同志办的妇女训练班的学员。汪精卫叛变之后,女学员们纷纷离开学校,跟随叶挺、贺龙的部队来到了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被分配到前线当救护兵。谭勤先和杨庆兰在经过战场上的一个水田旁时,发现一位满身都是泥巴和血的重伤员,杨庆兰来不及细想,一把背起这名重伤员往山下走去,将他送到医护所。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位身受重伤的营长竟是陈赓将军!多年以后,女兵们与陈赓见面时,陈赓提起当年杨庆兰的救命之恩,他们之间也一直保持着深厚的革命友谊。陈赓后来被送到已被起义军占领的会昌县城。周恩来、贺龙、叶挺等很多人都去看他。由于伤势较重,陈赓又被送往长汀,住进福音医院治疗。
陈赓参加南昌起义身中三弹险些丧命,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许光达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南昌起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炮兵营见习排长;在江西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第11军25师75团排长、代理连长。
1927年8月2日,党组织指示在九江的许光达等人前往南昌参加起义,19岁的许光达联络6名同学,脱离炮兵营,赶赴南昌。当时南浔铁路中断,无法乘火车前往。许光达斩钉截铁地说:“走,用腿,用两条腿追上革命。”他们用了六七天时间,翻越庐山,绕道来到南昌。这时,起义军已经离开了南昌。于是,他又带领几位党员经过15天的艰苦跋涉,终于在江西宁都赶上起义部队,被任命为第11军25师75团3营11连排长、代理连长。
10月初,许光达在三河坝战斗中被炮弹炸伤,与部队失去联系。伤好后,他历尽艰辛,苦苦寻觅党组织和部队。1929年9月,几经辗转,来到了贺龙领导的鄂西革命根据地,成为贺龙、周逸群手下的一员战将,担任红6军17师师长,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光达任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
许光达这位参加南昌起义的开国元老,最让人称道的是1955年多次向中央请让大将军衔。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许光达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人物,功勋卓著。当时中央军委内定他为大将军衔。许光达夜不能寐,给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领导郑重地递上了一份“降衔申请书”,称在革命最艰苦的时期,自己在苏联疗病学习,对革命贡献不大,请求授上将军衔即可。毛泽东接信后甚为欣慰,高度赞许了许光达的高风亮节,最终没有批准他的申请,仍授予他大将军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