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关 注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卓越功勋 璀璨将星


——八一南昌起义走出的26位共和国将帅

焦予玲

(接上期)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拂晓前,全歼朱培德和程潜部驻在南昌的3000多人。起义后,革命军整编队伍,贺龙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兼代总指挥,同时被选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与宋庆龄、谭平山同任主席团主席。

1938年1月17日,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蒋介石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会上蒋介石问贺龙:“你为什么放着好端端的军长不当,去参加共产党的南昌暴动?”贺龙用“政见不同”不卑不亢地回击了蒋介石。

“我参加南昌起义,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什么目的,而是当时我就选择了今后一生要走的道路,那就是坚决跟共产党走。作出这个决定,我花了七年的时间。……我是农民出身,农民的苦难我是亲身感受过的,那时军阀政客争权夺利,腐败堕落,我感到只有跟着共产党,国家、军队和个人才有出路。因此下定了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决心,再没有动摇过。我曾几十次提出入党要求,但当时先认为我是高级军官,要多考验,直到南昌起义后,我才在瑞金加入了党。”贺龙后来回忆说。

周恩来对南昌起义中贺龙的评价是:“在八一南昌起义前一天的前敌委员会上,已决定由贺龙担任起义军的总指挥,我是去告诉他这个决定,并征求他的意见。鉴于贺龙同志对共产党的坚定信仰,起义军南下途中,我们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贺龙是个好同志。”

聂荣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南昌起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南昌起义时任前敌军委书记、起义军第11军党代表。

聂荣臻在南昌起义中发挥的作用是单枪匹马拉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张发奎所部25师的3000人马。

南昌起义前,周恩来被任命为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旋即指定聂荣臻、贺昌和颜昌颐组成前敌军委,聂荣臻为书记。

南昌起义,我党主要依靠贺龙的第20军、叶挺的第24师、朱德的军官教育团,这些部队都归江西省的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张发奎指挥。周恩来去南昌前,在九江给聂荣臻交待任务,让他设法把驻九江至南昌之间马回岭的第四军25师拉到南昌参加起义。当时他们并没有电台,利用民用电报又怕不可靠,于是二人约定,起义一开始,立即从南昌放一列空火车到马回岭,火车一到,聂荣臻即组织装备和人员开往南昌。

聂荣臻单枪匹马,来到驻马回岭的第25师。他与张发奎的亲信李汉魂师长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密谋策划,几乎三天三夜未合眼,终于拉出了该师的73团、75团和一个重机枪连。

8月1日下午,一列空火车驶入马回岭。聂荣臻判断南昌起义已经动手,迅速带领部队沿铁轨头部往南昌走。忽然,一列火车从后面追了上来。原来是张发奎带着卫队追来了!见到骨干部队纷纷被拉走,张发奎急红了眼。火车停下,他站在车门口高声命令部队马上回去。隔着一座铁路桥,起义部队与张发奎的卫队形成对峙。

聂荣臻规劝张发奎赶紧退回去。张发奎不肯走,于是聂荣臻命令身边的一个排长:“往天上放枪!”一排子弹从张发奎乘坐的列车上呼啸而过。张发奎看到起义军剑拔弩张,当时就吓坏了,赶紧带着几个随从跳下火车往回跑。

聂荣臻带领部队日夜行军,8月2日拂晓来到南昌。看到南昌城头飘扬的红旗,他兴奋地说:“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的武装!”周恩来看到聂荣臻拉出了25师的两个团和一个连共3000多人,大为惊讶,高兴地说:“想不到,想不到,你们干得好!”后来,这支部队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成为井冈山的主力之一。

南昌起义失败后,10月3日在流沙召开了南昌起义后的最后一次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当时他正发高烧,郭沫若回忆说,周恩来脸色显得碧青,将起义战败的原因作了简单的总结。正在大家表态时,哨兵发现敌人尖兵,于是会议草草收场,众人分头撤退。混乱中,抬周恩来的担架队员也不知去向,周恩来的身边只剩下了叶挺和聂荣臻,3人仅有的武器是叶挺的一支小手枪。3人搭上一条小船,艰难地漂到了香港。

陈毅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南昌起义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时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共产党党委书记,军校改编为张发奎第二方面军的教导团后,陈毅任教导团的党委书记;南昌起义失败后任起义军团指导员。

陈毅没来得及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却在8月10日追上了南昌起义的部队,融入了后来奔赴井冈山的南昌起义队伍。

1927年5月,陈毅担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共产党党委书记。武汉军校的前身就是广州黄埔军校,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一直是共产党活跃的地方。当时武汉军校中的共产党员很多,如恽代英、徐向前等。多数党员的身份是隐蔽的,陈毅的公开身份是准尉文书。陈毅在武汉军校时工作很积极,与国民党右派辩论,鼓舞国民革命军的士气,吸收革命青年加入共产党。在军校担任秘书的国民党文人陶希圣就对陈毅说:“共产党真正的领导人是站在幕后的,我看你就是。”7月,军校改编为张发奎第二方面军的教导团,陈毅就成了教导团的党委书记。8月2日,教导团随第二方面军东征讨蒋,从武汉顺长江东下,8月4日到了九江,南昌起义的消息才传过来,张发奎却打出了与共产党分手的旗子,他知道教导团里共产党员最多,就利用渡船分散之际,将教导团徒手集合,公开宣布“分共”,愿意跟叶贺的,他“礼送”出境,愿意留下来的,跟他去广州。

当天晚上,陈毅召集共产党干部开了紧急会议,决定身份已暴露的党员立即撤离,一部分分散赶赴南昌,参加共产党自己的队伍;一部分回家乡搞农民运动,准备武装起义;没有暴露身份的党员,组织新的党支部,隐蔽下来,坚持斗争。后来这批人随教导团到达广州,参加了广州起义。

陈毅的共产党员身份已暴露,他安排好教导团的工作后,就连夜赶去南昌。8月6日到了南昌,才发现叶部已南下撤离。8月10日陈毅终于在临川、宜黄地区追上了南昌起义军。

见到周恩来,陈毅十分高兴,他们在赴法国勤工俭学时就是老朋友。陈毅还没来得及开口,周恩来便惊奇地问:“你在武汉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陈毅说:“我是赶来参加起义的。结果还没到南昌,就听说你们已南下了,我就急忙赶来了。还好,总算追上了。周主任,你打算用什么来招待我啊?”

周恩来无奈地说:“老同学,太遗憾了,现在部队筹饷困难,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我答应你,等革命成功了,我请你吃法国大菜,现在只好请你先记上账。”

陈毅大笑说:“恩来,我跟你说着玩呢。说真的,你打算让我干什么呢?”

周恩来认真地说:“25师73团没有指导员,你如果不嫌这个职务太小,你就去干,怎么样?”

陈毅爽快地说:“什么小不小?给我个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拿起武器就行。”于是,陈毅担任了25师73团的指导员。

后来,陈毅这个团指导员在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失败队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与朱德共同率领这批革命火种历经千辛万苦走上井冈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毅在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时感慨地说:“当时在赣南,坚决跟朱德干革命的约有800多人,他们是人民军队的奠基者,他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功绩,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 

林彪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南昌起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三营七连连长。

南昌起义前,林彪所在团驻马回岭,起义第二天,第25师由聂荣臻指挥开赴南昌会师。林彪指挥七连在开往南昌途中的德安,与前来阻挠的张发奎卫队营激战两小时,与兄弟部队一起打跑了卫队营。

后来,在南昌起义失败向井冈山进军途中,林彪曾一度动摇开了小差。粟裕大将回忆南昌起义时说:“当时黄埔军官学校出身的一些军官,其中包括73团的七连连长林彪,来找陈毅同志,表示要离开队伍,另寻出路。而且还劝陈毅同志他们也一起离队。陈毅同志坚定地回答说:‘我不走,现在我拿着枪,我可以杀土豪劣绅,我一离开队伍,土豪劣绅就要杀我。’陈毅同志更严肃地告诫他们:‘你们要走你们走,把枪留下,我们继续干革命。队伍存在,我们也能存在,要有革命的气概,在困难中顶得住,个人牺牲了,中国革命是有希望的。拖枪逃跑最可耻!’”

粟裕回忆说:“听了陈毅同志的劝告,林彪当时没跑,但当部队离开大庾县城的那天,林彪还是开了小差,他伙同几个动摇分子脱离部队,向梅关方向跑去。只是因为地主挨户团在关口上把守得紧,碰到行迹可疑的人,轻则搜去财物痛打一顿,重则抓起来杀头,林彪感到走投无路,才又被迫于当夜返回部队。”

“文革”期间,一股颠倒历史的歪风把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秋收起义的队伍会师,篡改成林彪率部与毛泽东会师。参加南昌起义的开国上将萧克生前说:“把井冈山会合说成由林彪代表,是违反历史事实的。朱德同志是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的领导人,所以会师只能以朱德、陈毅为代表,不能由林彪代表,何况林彪在起义前两个月,还在大庾开过小差呢!”

总之,林彪在南昌起义中反击张发奎企图拉走起义军时还是作出贡献的。此外,尽管在起义失败的路上,他曾对革命悲观失望,但最终还是上了井冈山。特别是在后来创建新中国的征战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历史事实都不能一概抹杀。 

还有两位元帅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南昌起义,但却与南昌起义息息相关。

党中央决定南昌起义时,叶剑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随第四军军部到达九江。叶剑英的中共党员身份极为保密,鲜有人知,他与叶挺保持秘密联系,与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高语罕、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等也有交往,他尽力将获悉的重要军事情报传递给中共党组织。

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大批部队和干部涌向九江、南昌,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汪精卫同张发奎等人经过秘密策划,决定以张发奎的名义,邀贺龙、叶挺上庐山开会,届时予以扣留。同时,令贺、叶部队到九江、南昌之间的德安一带集结,然后以3个军的兵力包围贺、叶部队。这个阴谋被叶剑英察觉。他连夜找到叶挺,将汪精卫等人的密谋悄悄地告诉了他,他们商定立即通知贺龙等人。

于是,叶剑英、贺龙、叶挺、廖乾吾等到甘棠源烟水亭附近碰头,以划船赏景为掩护,共同商议对策。最后决定,贺、叶不上庐山;不接受张发奎调贺、叶部队到德安集中的命令;叶挺的部队先行,贺龙的部队随后,立即向南昌开进。这次会议,史称“小划子会议”,对保证起义领导人的安全和将起义的主力部队及时开往南昌,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昌起义后,张发奎眼看自己的25师大部跟共产党跑了,气急败坏。他在九江召集黄琪翔、朱晖日、叶剑英等高级军官开会,决定派兵追击贺、叶部队。叶剑英急中生智,决定利用张发奎想重回广东立足的企图,劝诱他放弃追击起义军。于是,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张发奎遂采纳了他的意见,只是虚张声势地做了一个追赶起义军的姿态,实质上放弃了尾追贺、叶的企图,使得南昌起义军减少了被追击的压力,从而得以迅速打开南下广东的通道。

徐向前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时党龄不足5个月,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部上尉参谋。第二方面军许多部队参加了起义,但总部没有参加起义。起义的第二天下午,张发奎突然召开紧急会议,冷冷地说:“南昌发生的事变,大家都知道了。本人今晚只宣布‘CP’分子,3天以内保护,3天以后不再负责!”说罢,走出了会议厅。

第二方面军中有不少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倾向革命的左派分子也很多。徐向前完全明白了张发奎是在向共产党人下“逐客令”。第二天一早,徐向前离开九江,到武汉找到了党组织。多年后,徐向前在回忆录中写道:虽未能参加南昌起义,但正是南昌起义爆发的消息,使他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了希望和光明,下决心离开旧军队,搞共产党人自己的武装。

(未完待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