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购的普及,人们经常会发现,网上有些商品标明“电商专供”或者“电商定制版”。“电商专供”或者“电商定制”版商品有时在价格上存在一定优势,但也可能暗藏问题。
线上线下销售产品不一样
高文(化名)是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他曾经在“双十一”期间在网上买了某品牌的全自动洗衣机。
“比线下同一品牌类似功能的洗衣机便宜了好几百元,但是在线下实体店找不到这一型号的洗衣机。当时我以为自己买到了专门供给电商的商品,捡了大便宜,后来才发现线下实体店卖的全自动洗衣机操作更加容易、功能相对多一些,而且线下实体店出售的洗衣机材质也相对好很多。”高文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以后在网上买东西时,还是别太贪小便宜了。
还有的消费者遇到了更加离谱的事。小学老师赵晔(化名)在谈及自己网购洗衣液的经历时,不停地责怪自己太马虎。
赵晔告诉记者,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种外观和某知名品牌差不多的洗衣液,价格还很便宜,便以为是网购平台的专供货源,立马就下单了。她收到货之后才发现不是该品牌的洗衣液,质量差很多,但由于只花了十几元,不值得退货,也就不了了之。
应对线上线下商品差异进行披露
长期从事电商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认为,目前“电商专供”商品存在三种情形,即同款不同质、同牌不同质、盗用品牌,应当区别予以认定。
据介绍,第一种情形是“电商专供”商品价低质逊。如果外观编码与实体店商品完全相同,即线上线下销售同一型号的商品,质量却明显不同,则属于故意违反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构成欺诈。
第二种情形是“电商专供”产品与线下产品同牌不同质。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贾路路则认为,只要产品符合国家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同时获得了相应的品牌授权,也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注意的是,在宣传上不能谎称与线下高质量产品一致,否则就是对消费者的欺诈。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应当对消费者承担惩罚性赔偿的责任。
第三种情形是盗用品牌的“电商专供”产品属于假货。姚建芳认为,其不符合国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或者没有获得相应的品牌授权,违反了产品质量法、商标法等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也有权获得惩罚性赔偿,但是对于“知假买假”的消费者是否有权获赔,各地司法判例认定不一。
“同款不同质、线下商品比线上商品质量好,这是电商平台漠视消费者权益、触碰法律底线的表现,这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触碰的法律底线主要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涉及虚假广告、误导宣传的还违反了广告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说,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依法维权,不要盲目抢购,注意保存证据。
(据《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