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书 香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思维还将带我们到多远


这是一个曾被反复提及的问题:一个修道士每天按时徒步走向山顶,然后徒步走回来,那么,在两天之间,他会不会在同一时间通过同一地点呢?

这个问题可以延展一下,比如:人能否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此外,我们还可以这样问:历史是不是一种虚构?当我们说起曾经时,我们是否在谈论一个幻觉?历史是不是像未来一样,只是我们头脑的产物?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随着经验材料的堆积,我们越来越没信心来回答它——因为说“是”和说“不是”,似乎都有大量的“证据”,我们常常迷失在海量的辨析工作中。

然而,这个问题有个简单的解答方法,通过思想实验室,我们将修道士假设为2人,一个是第一天上山并下山的修道士,另一个是第二天上山并下山的修道士,那么,我们很快就明白:他们两个人在路上一定会遇上。换言之,在两天之内,他们必然会在同一时间通过同一地点。

由此可知:人可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历史并非虚构,即使它呈现的是有限真实,但依然是真实,依然可以给后人以启迪。

因为思想实验室,复杂问题变得简单了。在历史上,还有另一个著名案例。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降落更快,缘其含有重素;轻物降落更慢,缘其含有轻素。该说法传播了上千年,与我们的经验似能相安无事。

然而,伽利略给出了一个精彩的思想实验:将重物捆在轻物上,会是什么结果?

从逻辑上说,重素与轻素相抵销,则“重物捆轻物”下降速度应该介于重物下降和轻物下降之间。可问题是,“重物捆轻物”的重量大于重物,应该下降速度最快。

该怎样解释这个矛盾?结论只有一个:亚里士多德在瞎扯。

在人类历史上,有无数赏心悦目的思想实验,它驱动人类认识不断前进。毕竟,人是一种可怜的动物,我们的感觉经常出错,我们所见的世界五光十色,但从生理上说,人真实看到的是30多个碎片,且以黑白为主,通过“脑补”,我们“看出”了色彩和3D。我们以为 “眼见为实”,但事实是,我们看到的是虚像。

人类只是浩瀚宇宙中一个渺小星球中偶然的造物,在上百亿年的历史中占据着刚刚1万多年时光,我们与世界真实的存在相距太远。凭我们的感觉,我们无法体会出光速为什么是恒定的,空间、时间反而可以弯曲。这一切,都需要思维来大吼一声:你是错的,真实是另一个样子。

感谢思维,使我们不必像恐龙那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我们可以写诗和小说,为许多“没用的东西”而奋斗,我们没被规则套牢,我们达成了有限自由……可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把这一切归功于知识。

其实,知识只是思维的造物,知识不是力量,思维才是力量。只是,太多人对思维如何诞生、如何发展、如何成长,乃至它将带我们到何方,依然感到茫然,甚至恐慌。

思维是不是已成邪恶的力量?它会不会吞噬我们?思维是否已走到了尽头……面对这些没来由的妄谈,您知道如何一句话将其怼回去吗?如果您还不知道,读读《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应该是个不坏的选择。 (唐 山)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