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孩子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善于创新思考的国际化人才,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重要议题,也成为家长们的新一轮焦虑,甚至在社会层面引发了家庭教育问题的“井喷”。
在“天涯若比邻”的全球化时代,优秀的学校在全球招生,优秀的企业在全球揽聘人才,国际化人才的成长之路向更多人开放,竞争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人工智能则正在加速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许即将“威胁”到人类的工作。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颠覆性挑战,我们即使把孩子逼成“考试机器”,不远的未来他们也将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因此,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评估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家庭教育尤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全球胜任力。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7年12月发布的官方定义,全球胜任力是指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的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我认识的一个女学生,自幼热衷公益与环保,高中时参加了环保社团,为学校建立了三个废旧电池回收处、可回收物垃圾站,孜孜不倦地做了大量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今年她大学毕业,报考了全美排名前10的杜克大学数据分析专业的研究生,希望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污染溯源、风险评估,助力祖国乃至世界环保事业的发展。
从她身上,我看到全球胜任力在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每一个维度的萌芽、生长,帮助她学习如何参与全球化和跨文化的生活,欣赏文化的多样性并从中获得成长的养分。改变就这样在她和她周围的人身上发生了,从内心到行动。
即使在全球化和人工智能时代,智慧的父母仍要善于用言传身教影响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榜样和陪伴者,成为孩子兴趣的发现者、学习习惯的培养者。
未来有很多未知,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转向非常迅速,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在加速更新,更大的危机还在于父母可能成为被时代所抛弃的人。
如果父母善于自我学习与成长,始终在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便会成为孩子敬佩和学习的榜样,也才拥有陪伴孩子成长的能力。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不但能给予爱与关怀,还可以带给他们基于全球的视野和格局,陪伴他们成长为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