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深 读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首批“00后”将迎高考 高考锦囊帮你梳理高考政策


再过十余天,首批00后就将走上人生第一场大考——高考考场。

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75万,比2017年增加35万,是近8年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不论你是否年满18,那首每到高考季都回荡在校园的《追梦赤子心》你一定听过:“未来迷人绚烂总在向我召唤,哪怕只有痛苦作伴也要勇往直前,我想在那里最蓝的大海扬帆,绝不管自己能不能回还……”

临近高考,除了各种鸡汤、各种减压,我们还送你高考锦囊,帮你梳理高考政策,教你调整心态,争取踢好临门一脚。期待你奋力奔跑,找到充满鲜花的世界!

专业篇

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爆款”新专业

3月1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其中,有些专业值得考生和家长留意。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17年新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高校数量达250所。第一批成功申请该专业的高校共有3所,为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中南大学,于2016年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作为交叉型学科,大数据的相关课程涉及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数据工作者可以施展拳脚的领域非常广泛,很多机构都需大数据项目来做创新驱动。

机器人工程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17年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近60所。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AI)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如此快速的增长和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人才需求。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

为加速新时代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共有18所高校本科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6所高校新增了“信息安全”专业。

“一带一路”小语种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今年新增审批专业14个,全部为此前没有的小语种专业,其中包括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卢森堡语、桑戈语等。

新工科专业

2017年教育部审批设置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工科专业。有专家表示,现在仅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学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就达150万。预计到2050年,人才缺口会达到950万人。

助产学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各大医院产科分娩量呈现“井喷”趋势,目前助产人力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临床急需本科层次助产人才。

助产学专业于2016年首次开设,当时仅有4所高校首次获批开办此专业。2017年有20多所高校新增此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

2017年共有37家高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近两年,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3倍。

有专家认为,新媒体传播人才是信息时代下各级媒体及其它行业的紧缺人才,市场缺口很大。

学科篇

考前冲刺,最忌拼命刷题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如何科学复习?作息、学习时间如何合理安排?成都市金牛区化学核心组成员、成都七中八一学校高三班主任何国章,成都七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杨元林,在学科冲刺及应试技巧方面为学生提出了建议。

杜绝刷题大战 注重基础查漏补缺

高考就要到来,有些同学愈发焦虑——英语还有几个语法有点混淆,压轴题不会答,作文应该如何准备……“高考适度紧张是正常的,安静充实有计划地复习是克服焦虑最有效的手段。考前冲刺,最忌讳盲目应对、拼命刷题,回归基础查漏补缺,才能在最后时刻起到关键作用。”成都市金牛区化学核心组成员、成都七中八一学校高三班主任何国章说。

如何查漏补缺?何国章介绍,首先,应从题海战术中走出来。这个阶段,盲目刷题只会增加疲劳感,适度做题保持做题手感和状态即可。其次,学生应回归教材和笔记,加强知识梳理和解题方法归纳。把基础公式、基本概念、考纲3500字单词、基础语法、必背古诗文再认真过一遍,扫清盲点。同学们要对自己的高考目标有合理期许,对于难度过高且自己能力尚未达到的题目应有选择地放弃,做到不丢基础分、减少过失分,扬长补短,而非截长济短。同时,注意答题规范化,真正做到“记得住、能理解、写得对。”

调整作息时间与高考同步最佳

对于考生在冲刺阶段如何科学地复习,成都七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杨元林建议:“进入冲刺阶段,考生的知识学习已达到一定高度,可从回归教材、巩固积累、强化规范三方面入手,这样会在一些细节中得分。”

另外,不少考生担心作文板块丢分,杨元林认为,考生要避免作文丢分,首先要保证不偏题不跑题。一方面,考生要强化作文审题训练,把握材料核心内容、明确命题人的要求,在标题拟定、中心、分论点确定等方面尤其要注意。另一方面,可以翻看写过的作文,特别是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能在一定程度上唤起考生的写作自信,给自己提供写作灵感和思路。

备考之余,考生该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一些考生有长期熬夜的习惯,这个阶段应尽量避免熬夜,最好控制在每晚11点以前进入休息状态。”杨元林说:“现阶段作息时间应尽量适应高考的时间,与高考同步,让自己在高考时间段,保持精神最饱满状态。”

当然,考生也应注意,冲刺后期对作息时间、饮食过度的改变,小心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可以做小调整,但不要做大改变,保留原有作息时间、学习习惯,保持常态才是最自然的备考状态。”杨元林说。(据《华西都市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