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 区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16+1”再掀淮滨脱贫攻坚新高潮


信阳消息(韩浩 李鹏 吴锋)“现在村里道路通了,环境好了,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还能在家门口扶贫车间足不出村把钱赚,俺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儿!”5月1日,淮滨县邓湾乡罗营村村民罗辉美滋滋地告诉笔者。

罗营村的变化得益于该县实施的“16+1”工作机制,即:实现农村通组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危房改造,健康扶贫“1355”,“爱心超市”,农产品上线,弱筋小麦,行业扶贫政策,光伏发电,精准到村“1+7”提质,村级活动场所达标,村级场所指示牌、垃圾池、垃圾桶标识,扶贫车间,农村改厕,五保、低保精准,农村新建房屋统一房型等16项工作全覆盖及农村道路两侧有碍观瞻物“清零”。

为了确保“16+1”工作顺利实施,该县制定“16+1”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每一项全覆盖明确一名县处级领导牵头,相关县直单位具体负责落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进度表,确保每一项全覆盖工作任务量化、措施细化、责任到人、进度到日。建立完善问题发现信息反馈机制、会商分析研判机制、科学决策机制、落实推进机制和奖惩机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实行每月督导、双月观摩工作机制,每月明确工作要点,定期听取“16+1”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分析研究解决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对策,强力推进,确保实效。

项目的实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该县持续深化财政涉农资金改革,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断提高县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比例,预计全年整合资金5.1亿元。实行“16+1”工作项目化,安排资金6.08亿元,为推进“16+1”工作落实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同时,根据脱贫攻坚需要,该县明确月督查工作重点,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中督导。聚焦“16+1”工作落实,针对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整改、落实到位。对于工作落实、推进有序的单位,将在资金、项目、人员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于工作推进不力、影响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度的单位,将严厉问责。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