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长喜 张方志
当过工人、保安,开过餐馆,做过物流,曾经历辉煌,也遭遇挫折,但凭借着不服输的精神,在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他就是广州市河南商会副会长、广州仕弘保温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光辉。历经多年打拼,如今尹光辉的事业越做越好。
带着几十块钱闯广州
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米岗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工厂厂房里,只要有时间尹光辉都会在生产线上转一转。“如今业务量比较稳定,我这厂生产的聚苯乙烯保温材料,大概占据了广州市场的三分之一,与其他两家基本上处于三足鼎立的局面。”尹光辉告诉记者。
1990年,20岁的尹光辉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走出固始县柳树乡,登上了南下广州的绿皮火车。“当时我出门的时候,身上只有49.5块钱。”这也就意味着,他必须尽快找到工作,否则就面临没饭吃的境地。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不缺乏就业机会。尹光辉很快就在一家手套厂找到了工作,当了一段时间的工人,之后又改行,做了一段时间的保安。
给别人打工,一辈子当一个打工仔,这不是尹光辉想要的生活。1997年,在广州待了几年时间的他,已经积累了少量的资金,计划着自己做生意。于是,他租了几间房子,开了个家庭餐馆,也提供住宿,两年多的时间里,生意波澜不惊。“做生意的过程,也是我积累人脉的过程。”尹光辉并没有把开餐馆、旅馆单纯看作是挣钱的过程。由于来这里的客人主要是老家人,他的餐馆成了老乡们聚会、交流信息的场所,尹光辉也得以结识很多老乡,获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听到了别人很多很好的思路。由于为人热情,他的店铺楼上几间房有一段时间成了固始县驻广州办事处的办公场所。
物流大潮的弄潮儿
餐馆、宾馆生意虽然是个稳当行业,但不甘平凡的尹光辉还是想做更大的生意。1999年前后,他看中了前景很好的物流行业。于是,尹光辉用前几年做生意挣的钱做了投资,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购买了运输车辆,转行做起了运输。
由于时机赶得好,物流行业正处于上升期,尹光辉的物流业做得比较顺利。在自己的努力和亲朋、老乡的帮助下,他先后拿下了格力、美的等一些大客户的订单,将其产品运往全国各地,甚至完成了对一些区域运送的“垄断”。物流业做得风生水起,高峰时期,公司名下的半挂车等运输车有30多台,员工100多名。
“干物流挣到了一些钱,但也是个操心的事情。”尹光辉坦言,因为跑运输要争取时间,他的员工们经常要夜以继日,保证货物的及时送达。夜晚开车,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那个时候,我最怕夜里听到手机响,基本上没好事儿。夜里打来的电话,基本上都是交通事故,搞不好就有人员伤亡,让人神经高度紧张。”尹光辉说,那段时间留下的后遗症,以至于现在夜里听电话响,他都有些紧张。思虑再三,尹光辉下定了转行的决心。
进军新材料实现新发展
转行,到底做什么呢?尹光辉一直在思考,但一直没有答案。转机出现在2013年,年底时他回到了老家。在与老家人的交流中他得知,村里有好多人在外面做聚苯乙烯材料,都挣了钱,其中一个还在江苏做成了行业的龙头。“我是不是也可以做呢?”他就向那些已经投身聚苯乙烯材料的人请教,大家都很支持,还表示可以帮忙提供技术、经验。
说干就干。2014年,尹光辉购买了机器设备,招了一批工人,开办了自己的工厂,开始生产聚苯乙烯保温板。“看花容易绣花难。”用这句话来形容初办工厂的尹光辉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年下来,不算机器啥的,没细算账,但亏了好几十万元是有的,这还不算前期打市场的成本。”尽管前期有心理准备,但盘算下来,尹光辉心里很忐忑。因为不懂技术,好不容易拿下的客户,却因为产品的质量达不到客户要求而失去。业务员不懂业务,客户问起有些相关术语,一群人都不懂,市场没有打开。如果再这样下去,第二年恐怕还是要继续亏损。第二年真的又亏损了,并且越亏越多。尹光辉开始对厂里资产进行清算,打算不干了,可一算发现,两年的时间里,200多万元已经亏了进去。
思来想去,尹光辉决定还是要把厂开下去。“我当时想了几个原因:第一,我不干这行了,现在去干什么呢?第二,别人干这个都挣钱了,为什么我亏钱了呢?第三,厂里的员工,基本都是老家人,都等着跟我混饭吃呢,我就这样不管他们了吗……”种种理由让尹光辉下定决心继续坚持做下去。他首先自己开始学习,又花重金邀请了一个技术厂长,招聘了一些懂行的业务员,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自己基本上每天吃住在厂里,加强管理。就这样,市场逐渐打开,产品质量也越来越过硬,在业内渐渐有了名气。2016年,厂里基本上实现了扭亏为盈,2017年,终于实现了盈利。
“港珠澳大桥项目就用了我厂的材料,其中有8000多立方米的防水材料是我厂生产的。海南省、广东省许多地方建房,也用了我厂的材料做保温、防水。因为这边的气候问题,现在建房已经把防水、保温作为一项硬性规定,所以我这个材料很有前景。”对于未来的发展,尹光辉信心满满。
尹光辉简介:
尹光辉,河南固始人。1990年赴广州打拼,曾做过工人、保安,也开过餐馆、旅馆;1999年他投身物流产业,并在这个行业打拼了13年之久,干出了一片天地;2014年转行做聚苯乙烯材料,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之后,其公司产品质量越发过硬,广泛应用于周边的建筑物上作为保温、防水材料,并成功应用在港珠澳大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