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玲
童年时,那种浓浓的年味总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玩旱船就是其中的一种。
“正呐月迎春香又香呀,亲爱奴的妹……二月那个兰草,依么呀儿哟,铺满缸啊呀喂哟,依么呀儿喂,喂么呀儿哟,铺满缸啊呀喂哟,三月……”这首合着锣鼓节奏的《打桑叶》歌曲,带着浓郁本土特色的豫弦口音,是光山特有的民间小调。
家乡的歌也美,家乡的歌也甜!歌如丝线,连接着千山万水在外游子们的心,无论距离有多远,都不会忘记哼上几句家乡甜甜的歌。居住在家的乡亲们更是熟稔于心,田野里、灶台边到处都可以听到这样的小调。尤其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在乡村会很熟悉,也叫旱船歌,歌曲旋律轻快,幽默,风趣,他们边玩旱船边唱。通常玩旱船至少有两人组成,船娘子是女性,外边撑船的头戴着一顶草帽,手拿一把花扇,随着锣鼓的旋律有节奏地扭来扭去,边扭边唱着光山人自编自唱的民间小调,就像《打桑叶》《十绣》《夫妻观灯》等。
一般选当船娘子和撑船的,嗓音都是在村里数一数二的,并不要求音调完全准,在唱的过程中根据撑船的摆渡可适当地夸张,使场上气氛更热闹喜气,而且带有明显的光山方言,尤其在尾音音调上。
小时候元宵节前后的夜晚,村里的孩子们打着纸灯笼,最开心的就是听到临村的锣鼓声,站在村口翘首期盼,只要能依稀看到锣鼓声的光影是往我村移动,孩子们便飞快地去报告父母大人。母亲会把家门口的大灯打开,父亲把桌子搬到大门口,上面摆放着香烟,糖果等。玩旱船的走家串户,玩到哪一家,村里的乡亲便跟到哪一家,妙趣横生的表演,直叫人拍手叫绝。尽管听不懂内容,要的只是热闹的气氛,听着小调的旋律,我们在人群中欢蹦乱跳,直到玩旱船的离开才不情愿地打着快熄灭的灯笼回家!
玩旱船是光山春节时特有的习俗,为了本土的文化发展,我们要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