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 化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传统民俗说元宵(上)


陈茂声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即正月十五在历法上为“上元”日),上元之夜又是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夜”在古代与“宵”同义,故为“元宵”。

相传,汉武帝时,朝臣中有个足智多谋又风趣滑稽的东方朔,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深得汉武帝的信任。一天,他见一个宫女泪流满面,便上前询问其故。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因身居深宫,无法见父母和姊妹,甚为思念。东方朔深表同情,劝慰并答应设法让她与家人见面。第二天,东方朔换便装扮成算卦先生,来到长安街上,散布说天宫的火德真君奉了玉帝的谕旨,要火烧长安城。弄得长安城人心惶惶。此言很快传到宫中,汉武帝大惊,忙问计于东方朔。东方朔趁机献计说:“正月十五晚上,可让最会做汤元的宫女元宵做好汤元,万岁您焚香上供。因火德真君最爱吃汤元,这样会使其心软。同时,当晚让宫廷内的人全都离宫到城中避灾,令臣民在大街小巷挂上红灯,燃放火堆,这样全城灯火通明,定能瞒过玉帝和火德真君。”汉武帝听后欣然同意,于是,既热闹了一番,又成全了元宵等宫女们借机与家人欢聚的心愿。第二年汉武帝下旨依旧放灯、观灯,以示庆贺。后来,这一习俗成为一种节日,人们把这一天称为“元宵节”。

元宵也叫“圆宵”“圆子”,南方叫“汤圆”“水圆”。吃汤圆成为元宵节的习俗,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末期,某年的正月十五,楚昭王复国途中,见江面浮有一物,色白而微黄,内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不知何物,遂命人求教孔子,孔子曰:“此浮苹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楚昭王大喜。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就让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馅,煮而食之。又有汉武帝及臣僚喜食一名叫“元宵”的宫女做的汤圆,故,后人就将汤圆称为元宵。因煮熟后浮在水上面,故称为“浮圆子”,亦称“乳糖元子”或“糖元”、又因是元宵节的必食品,所以,人们便用“元宵”命名。其文字记载是依据《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最早于宋代。

元宵的做法多种多样,其主要原料为糯米粉,分实心和带馅两种。北宋以前的元宵为实心,下到开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食用,风味独特,宜于滋补。南宋时有了糖馅的“乳糖元子”。根据地域不同,人们的口味不同,元宵的做法又有所不同。元宵多以水煮,也有炒、蒸、油氽和拔丝等。《卢氏杂说》里的“油炸追子”其实是油炸元宵。

元宵燃灯的风俗自汉朝始,到唐代已形成了热闹的赏灯活动。唐代卢照邻《十五夜观灯》诗曰:“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述了元宵节燃灯的盛况。宋代赏灯不仅延续了唐代的盛况,而且活动要持续五天。灯的样式也千奇百态,绚丽多彩。如,丰收灯、八宝灯、长寿灯、荷花灯、罗锦灯、龙灯等。为了鼓励人们观赏灯会,朝中还规定凡观灯者,赐酒一杯。如是,使京城成为“金吾不禁夜,星桥铁锁开”的狂欢日子。而明代的赏灯时间更长,要连续十天,为历史灯节之最。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显繁华,京城正月初八就开始闹灯,且放灯规模宏大,达数盏之多。更有明永乐皇帝朱棣,在建都北京后,即在东华门开辟了长达一公里之盛的灯市。“看戏烛火闹元宵,划去旱船忙打超。不放和月侵下界,烟竿火塔又是桥。”正是当时灯节的真实写照。到了清代,赏灯活动虽只有三天(有十四试灯、十五正灯、十六散灯三说),但依然保留了传统的娱乐活动,散发着浓浓的民族古香味。

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艺术。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由于当时列国纷争,故一些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己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到南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之后,才正式有了“谜”字一称。开始的谜只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让人猜对。南宋的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

北宋王安石是一位制谜能手。某年暑天,他与王吉甫在室外乘凉时,信口念出一首谜诗:“户部一侍郎,恰似关云长。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王吉甫立即回敬两句:“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两个诗谜异曲同工,谜底皆是手中拿着的“扇子”。接着,王安石又出一首谜诗:“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王吉甫沉思片刻,也以谜诗对答:“东海有条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就是这个谜。”原来两人都打的是“日”字。

灯谜发展的鼎盛时期还是明清时期,每逢灯节,各地张灯悬谜,盛况空前,并产生了谜格,使猜谜者“有章可循”,就连《红楼梦》《镜花缘》《花月痕》等文学名著中都有不少灯谜,堪称妙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