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深 读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全球劲刮“中国风” 文化消费“旺旺旺”

狗年春节文化热点扫描


回眸刚刚过去的狗年春节长假,体现中国元素的戏曲、舞狮等欢庆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启春节时间;一些城市迎来禁放烟花爆竹后的首个春节,空气同比好转;旅游市场、国内电影票房等文化消费的供需两端“旺旺旺”,春节不仅是传统意义“过年”,更成为拉动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五大热词,展现出新时代春节假日的新气象。

【中国风】中国“年味”飘向全球

喜迎新春佳节,全国各地迎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北京各类庙会张灯结彩、门庭若市;上海豫园灯会喜迎八方来客;内蒙古品白月、拜喜年展示民族传统礼俗;重庆龙舞表演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在7天欢乐祥和的时光里,不仅中国大地进入春节时间,全球也刮起炫目的“中国风”。庙会、舞龙舞狮、新春演出、戏曲、民族音乐……从东南亚到欧洲,从泰国到美国纽约,春节的故事正在全球书写,“中国年”国际范儿愈加浓厚。就连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16日也举行特别开市敲钟仪式,庆祝农历狗年的到来。

春节犹如一道桥梁,不仅给更多地方送去精彩与欢乐,更展现出华夏文化的夺目光芒。中国“年味儿”之所以飘向全球,靠的是显著提高的综合国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东方情怀。

【禁放】硝烟味少了,文明味更浓

“禁放”因与空气质量息息相关,成为近年春节高频词。今年春节,济南、合肥等城市城区也加入“禁放”队列,迎来禁放烟花爆竹后的首个春节,大街小巷不见烟花爆竹碎屑。

禁放限放烟花爆竹的措施成效较为显著,以北京为例,今年春节期间五环内禁放烟花爆竹,与往年春节期间相比,污染程度明显减轻,初一凌晨的1时至2时未出现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污染物浓度剧烈上升现象,3时和4时的严重污染时长,相比近三年春节期间,也显著缩短。同时,从除夕到初五,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火情、伤情数量明显下降。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今年各地普遍加强烟花爆竹禁放限放措施,今年春节期间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去年春节期间普遍好转。当燃放爆竹的热闹年俗与渴望洁净空气的现实需求发生碰撞,还需凝聚新时代的 “生态共识”。

【旺旺旺】拜年从“足尖”到“指尖”

农历狗年,各种跟“狗”有关的拜年祝福话语不在少数,简单上口的“旺旺旺”成为假日流行语,一条条与此相关的祝福信息在手机间传送。在社交媒体丰富多元化的今天,“指尖”上的拜年、过年方式越来越多,视频拜年、抢红包、发节日表情,仅除夕当天便有6.88亿人通过微信红包传递了新年祝福。

当“数字拜年”带来便利时,也引发不少关注。不少人认为,手指转发祝福信息缺少厚重的仪式感与传统感,替代不了面对面拜年的语言传递与感情交互。

【旅游】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旅游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传统过年方式悄然改变,能够体验别具特色气氛的“海岛过年”“出国过年”等“旅游过年”方式正成为人们的一大主流选择。以澳门假日游客为例,从大年初二至初五单日出入境人次均维持在40万以上,其中一半以上是内地游客。泰国旅游公会主席黄汉忠表示,今年春节有近40万中国游客赴泰国各地旅游,为泰国带来近200亿铢的旅游收入。

经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今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乡村民宿、休闲街区、特色小镇等全域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备受青睐,自驾车出游比例接近50%,成为中国家庭出游的主要方式。

假日集中出游,安全事件发生概率相应增大。在云南,2名游客开着一辆越野车,想通过国道214线白马雪山老路到高处观看原始森林雪景,致使身陷险境,多名交警想尽办法才将人救出。欢度佳节,安全第一。这不仅需要政府加强安全监管、经营单位提高安全防范,更要游客提高安全意识,心怀敬畏之心。

【春节档】刷新全球纪录

除了旅游,观影也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活动。综合数据显示,大年初一当日,国内电影票房超1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8.1亿元相比,增幅高达50%以上。超越了此前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的纪录。大年初二,继续维持在10亿元级别的水准。

春节档一直是国产电影上映的黄金时段,与以往春节档饱受诟病的“票房口碑倒挂”现象不同,今年春节档电影被认为“含金量十足”。不仅内容丰富深刻,而且投资、生产、宣发趋于理性。期待下一个春节,有更多高质量的中国电影出现。

(据新华网)

>>>相关链接

外国人士眼中的中国春节

“对我来说,春节意味着家庭团圆。虽然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但是人们对于亲情的理解是相通的。在此新春佳节家庭团圆的时刻,我能够感同身受中国人民的喜悦和幸福。”坦桑尼亚坦中友好协会秘书长约瑟夫·卡哈马说,春节文化令他着迷,春节是他每年最期盼的节日之一。

“一到过年,中国人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记得在上海时,整座城市就像是一座空城,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这让我想起我们犹太人的安息日。中国人和犹太人都非常重视家庭和睦和谐。”以色列导游埃兰·科恩曾在中国生活两年,这段经历让他对春节有着特别的感受。

“中国文化对我来说特别有吸引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对于和谐、和平、合作、融合的内涵有着独到的理解。我在中国生活的时候,每个人都愿意帮助我,对我特别关照,而且他们的帮助是不求回报的,这让我特别感动。”科恩说。

英国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校长帕特里克·洛雷认为,春节已经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出国门,足迹遍布世界每个角落,他们把引以为傲的身份、文化和传统介绍给全世界,用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来交朋友,搭建起联通世界的桥梁,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

曾在中国居住11年的意大利葡萄酒时代网站总编辑詹卡洛·帕纳雷拉表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意大利,春节的影响越来越大。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新年,也是中华文化在全球传播的平台,人们通过春节了解中国文化。”

“在我看来,春节就是一扇文化交流之窗。”美国圣托马斯大学休斯敦分校教授乔恩·泰勒说,改革开放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走进美国,美国一些州甚至已将春节列为州立假日,春节庆祝活动也已从大城市辐射到中小城市,通过春节,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

(据新华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