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内核》创作于1948年,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像《尤利西斯》《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20世纪最有价值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格林通过对斯考比这一悲剧人物的描写,穷尽了一个人在命运中会经历的一切考验:爱情、婚姻、家庭、事业、责任、怜悯、信仰。
斯考比在从海难中生还、只一息尚存的小女孩的病床前,领悟到:“归根到底,一个人还是无法真正逃避一件事的。只要是人,就必须历尽生活的辛酸,如果你某一天因为走运,另一天又由于怯懦,某件事被你逃开,或迟或早你还会遇上第三次的。”
多年前斯考比的女儿去世时,他由于在非洲任职而未能在场。每次想到躲过了女儿去世的场景时,他就会感谢命运的仁慈。但现在,他还是亲身经历了一回。这种逃避后的再次经历,甚至要比他经历女儿去世时更加残酷。当他听到面前的小女孩呼喊“爸爸”时,他说:“我来了,亲爱的。别说话,我就在这儿。”他用手帕折成一只小兔子,让兔子的影子落在她的枕头上,说:“这是你的小兔,让它跟你一起睡觉吧。”
一个人生而为人,需要经历多少件令人绝望的事,才会渴望逃避命运?但命运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有时你自以为逃避掉了,最后你匆匆忙忙跑到下一个地点时,才发现自己一头撞上了命运。
《命运的内核》讲述的正是人类共通的悲剧,小说一开始就向读者说明斯考比是怎样一个形象——对现实物欲很少的人,身为当地警察署副专员的他,却面临一个尴尬的事实:现任专员即将退休,但包括斯考比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他不能接任,因为他“在树敌方面有惊人的本领”。(据《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