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徐维 赵国民)1月17日上午,大雪滋润后的息县小茴店镇张老庄村,显得分外安宁。
板桥村民组63岁的卢振中却在自己家中静中取闹,唱起了大鼓书:“张老庄村不仅修了垃圾分类站,早已建好文化广场,生态文明搞得好,全力以赴奔小康,大家一起跟党走,幸福的生活是万年长、万年长。”引来周围邻里一片喝彩。
“享受了好政策,有了好日子,唱出来,心里更得劲。”唱了40多年大鼓书的卢大爷颇有兴致地对笔者说:“趁农闲多练练,再加点新内容,好在过年村里的晚会上唱得更好呀”。
不久前,村里刚刚举办庆元旦文艺汇演。村小的师生和村里的文艺爱好者把身边的变化编成了节目,朴实有趣。既歌颂了党的惠民政策,赞美家乡新面貌和群众的新生活,又将精准扶贫、人居环境治理、基层党建的相关政策贯穿其中,有奖竞答环节将演出推向高潮。
“上次活动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现在大伙都盼着过年时来场更丰富地呢。”村干部张国本说。
无独有偶。杨店镇张围孜村于近日在文化广场也举办了一场别样汇演活动。
息县一小的近200名师生来到了张围孜村,和村小的学生与村民代表共演节目,亲情、文明、希望贯穿始终,展示了息县新时代应有的新气象。一个个节目,一波波快乐,台上台下融为一体,阵阵的掌声和喝彩声不绝于耳。
节目还巧妙的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融入其中,让群众在愉悦中进一步坚定致富奔小康的决心。
“活动充满着温情与热情。结束后,村民意犹未尽,个个争相上台表演。”驻村第一书记李继成忆及当时,依旧十分激动:“群众重塑精气神,村子容貌换新颜,这就是我选择续签驻村的源动能”。
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息县积极尝试、迅速贯彻。支持县内文艺创作者,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脱贫攻坚政策、乡风文明、县内历史文化及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内容创作了大量优秀节目。同时有力整合域内“百姓宣讲直通车”“基层巡演”等文艺资源,鼓励引导帮扶单位帮助乡村组织活动,持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截至目前,共计开展200余场演出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传播了正能量,获得了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