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涛
时代节奏太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快消品,传统手工艺却离生活越来越远。然而,信阳有这样一个“不信邪”的90后姑娘,她放弃生意正火的服装店,重拾手工制作,沉迷于对每个物件一丝一扣的细细打磨。这个女孩儿叫瞿十一,昨日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安静地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听裁皮刀和斩件碰撞发出的美妙声音……
瞿十一从小就学习画画。“其实画画与我现在从事的传统手工艺有相通点。”瞿十一告诉记者,她大学也学的美术设计。2012年,大学毕业实习阶段,瞿十一在前辈的培养下学习经营皮具专卖店,这也算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皮具行业。大学毕业后,偶然机会,她接触到了手工皮具。“手工皮具我拿到手就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仿佛像是自己做了很多年的事情。” 瞿十一说,2017年4月,她成立了工作室,开始专心制作手工皮具。
瞿十一介绍说,制作皮具的工序有很多,比如从设计、选料、打版、裁切、打磨、削边、搭配五金到打孔、缝制、安装组合、边油……一个简单的小钱包,也得反反复复几十到道工序,需要一两天完成;制作包或鞋子,也许有时候需要上百道工序,用到上百种工具,每一道工序都凝结了艰辛的付出。然而,她很喜欢沉浸在那样的专注和宁静中。
她做的手工皮具从常规的包包、鞋子、皮带到好玩的相机包、射击护手套、吉他肩带等,价格慢慢的从几百元到几千元,全国慕名找她买皮具的人也开始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不少信阳的“老客户”。不到一年时间,前期投入的成本也都收回开始收益。
“制皮不仅是一种手与心并用的游戏,也是手工传承与工业流水线的一场博弈。”瞿十一说,她会回归本真,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力量追求内心更多的快乐,也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