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治
转眼间,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永远不能忘记,2017年1月10日下午,我到单位后不久,突然接到电话,急忙赶回距单位只有几里路程的家里时,父亲已经永远地走了!
尽管父亲刚出院不久,年末岁尾工作很忙,我还是无法原谅自己的疏忽大意。尤其是虽近在咫尺,竟未能为父亲送终,让我不能不永远愧对父亲!
1934年出生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生劳苦。前几年条件刚好些,却疾病缠身,算得上享福的日子可谓太少太少。每每想到这些,想到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没能很好地陪伴和照顾他,更是痛心不已!父亲本身就是一个孝子。我的爷爷因承包耕种了地主的一些田地,土改时也被划为地主。出于心疼和保护,作为长子的父亲,常常替爷爷挨批斗。当时全村读过私塾的只有几个人,父亲是其中之一。公社一位好心的干部曾劝他去当兵,但因前提是必须与爷爷划清界限,把户口分开,父亲毅然放弃了那次很有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父亲高高朗朗的个子,一直很清瘦,喜欢在闲暇时看书,所以乍一看,又不太像农民的样子。他干农活常略显吃力,特别是在挑稻谷捆子时,有时背压得几乎弯成了一张弓。但父亲勤劳而坚韧,和母亲一起,不仅将我们兄弟姐妹七个养大,因爷爷奶奶去世早,还帮着二叔、三叔成了家。至今依旧清晰记得,在我童年的时候,有几次,忙完农活回到家的父亲满脸笑容,又略带点神秘,突然从衣兜里掏出一些鲜红的山楂,或是酸甜可口的托盘,满心欢喜的让我吃。在还没能用上电的日子里,父亲虽然白天很累,晚饭后还经常为我们讲《岳飞传》《东周列国志》《水浒传》中的故事,全家大小静静地围坐在煤油灯下,听得津津有味。而此时作为孩子中最小的我,还常会有一个特殊待遇,那就是父亲让我趴在他腿上,轻轻地为我挠痒痒。
父亲一生节俭,对供应子女上学却毫不吝惜,宁肯自己多吃苦受累。我刚上初一时,本来拮据的家里遭遇了一场火灾,更是一贫如洗。火灾发生在深夜,天明后,在父亲的支持下,我照常坚持去学校上了课。为资助我上学,父亲另外找了一份力气活,凌晨三四点就要起来,在寒冬腊月里常是一边出汗一边受冻,也因此落下了咳嗽的病根。后来,我成了本村第一个考上学、转成非农户口并分配了工作的人,村里人很是羡慕,父亲也为此感到自豪。父亲还是一个正直而善良的人。生产队里曾经有人贪污集体财产,他和另外几个村民勇敢地站出来检举,才为队里挽回了损失。父亲会写毛笔字,每逢春节,队里的村民们就纷纷来请他写春联,于是父亲便忙得不亦乐乎,每次几乎都要写到除夕的上午。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先后见过父亲三次放声痛哭,泪流满面,那分别是我的二嫂、大舅和大姐因故因病去世的时候。
父爱如山,父爱如海。作为一名普通的父亲,他一生给我们子女的爱是真挚而深沉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永远失去父亲后,对这种博大无私的爱,方有刻骨铭心的感受。作为儿女,即使只是尽“寸草心”,也要及早,精心,周到,以免留下终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