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力
自古骚客多风流。如今,朋友聚在一起,手机上抢红包、侃大山多有,但能够以古代文人那种以诗文、对联相互唱和的少之又少。近来,我热衷七绝,除了自己学习,也常拿来调侃。
一次,老同学王正平从昆明回来,约三五个要好的文友给他接风。在饭桌上,方教授说我书法得了铜奖,我调侃说“有铜不臭”。平时,为人豪爽的正平学兄每个礼拜至少要请我喝几次酒,在等他未到之际,我在琢磨为他赋首诗,敬酒之时好给他助兴。“不屈金牛本要强,心闲趣雅自安祥。干金撒尽勿为什,乐道人称我是王。”一首《赠王正平学兄》腹稿打成,如此给他敬酒要比其他方法更能让人接受。大家说,这个调侃诗将他的属相、书法爱好以及乐善好施的性格一一概括。方教授打趣,“这个符合老王身份”。
同样,我的一首七绝《赠金牒软件公司袁宏海先生》是这样的调侃老袁的:金蝶寻花四海游,采回酿蜜富流油;方兄没奈何为惧,岂怕雨来浇大头。诗里惟妙地将“金蝶”代替“金牒”,“大头”暗喻“袁大头”银元,“方兄”“没奈何”都是钱的别称。为这首调侃诗,他罚我多喝了几杯。当然,我也不会让他少喝一杯。反应极快的老王为方教授、孔老兄敬酒时,立即借用这首诗里的“方兄”将他们两的姓氏组合在一起说“孔方兄,我给你们敬酒来。”两位兄长不好拒绝因此多喝了两杯。
那几天,冬阳暖人。大雪节气已过,无意降温下雪。我根据小时大人说下大雪是“老天下白面了”的说法作了首调侃七绝《大雪节令》:哈气成冰凝耳腮,九天碧洗少尘埃;玉皇获喜人间变,白面迟来让你猜。小时候,家里穷,真希望天上下白面,包饺子、蒸馒头、挂挂面,填饱饥饿的童年。可是那时吃不饱还穿不暖,老天下这么大的雪,怎么出门做事、混口饭吃呢?现在日子好了,老天正如诗中那样“忽报人间好消息”,是不再施舍,还是惩罚我们破坏了大自然,以至冬天不冷、九天不凌?
“月退星稀蕴晓岚,挑灯不觉五更寒。秀才三耳伸窗外,你是小寒我大韩。”这是我作的《赠三耳秀才韩光智先生》。那时我以行书表现出来,微信发给他。他发到微信朋友圈并写道:“清晨收礼。童年小伙伴徐生力君赠诗赠书法,妙。”在这次聚会上,我念给大家听,大家说字里行间描画出一个作家夜以继日读书著作的肖像。诗词耐人寻味处,来自于作者的权威发布,因为诗中包含有作家的笔名“三耳秀才”“五更涵书斋”。他在一篇文中解释过五更涵的来由,有三种解读,明面上是五更涵,此外是五更寒,还有五更韩的用意。他以小寒、大寒等节气组成的《跟着太阳走一年》江南散文著作,解读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诗里他跟着太阳,我则跟着节气。大家称诗最奇妙的在于最后一句。
在这个小聚当中,以上诗句他们记不全了,但每首尾句记得最深,相互敬酒中,乐道人称我是王,你是小寒我大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