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
为了一首歌,来到一座城;为了一件事,遇见一群人;为了这群人,爱上这座城。难忘人的故事,城的记忆,还有留存在心中如涓涓溪水般的旋律……
信阳是父母的家乡。父亲在解放战争时就离家参军,母亲也随军而去。儿时,辗转各地生活,我对信阳这座古老城市的记忆,仅仅源自对祖母的牵挂。后来祖母去世,信阳也就成了埋藏在心底的眷恋。
工作在外地,很多年才回一次信阳,信阳的巨变让我震撼:一座座高耸的楼房、纵横宽阔的大道、大型商场林立热闹……一切都变了,童年记忆中的点点滴滴,那窄窄的巷子,矮矮的楼房,还有那一个又一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院中的桂花树、石榴树……我走一处,寻一处,问一处,没有人能回答出我所问的那些街道、门牌在哪里。时光带走了过去的一切,时代又给予了今天的所有。
每次路过信阳市中医院时,童年的记忆像烟像雾飘过眼前,我忍不住驻足停留。儿时,祖母就住在中医院附近,每年暑假我会从西北的城市来到信阳陪伴祖母。那时,我常常在中医院周边奔跑玩耍,偶尔感冒发烧就到那里就医,四处弥漫着的中药味道,铜药臼叮叮咣咣的响声,医院各个科室昏暗的灯光,陈旧的办公桌椅,狭窄的空间……那都是抹不去的记忆。
10月15日中午,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来自信阳的陌生号码。对方急促地告诉我,年迈的父母在家中不慎双双摔倒,他们正联系120救护车和医院……父母是空巢老人啊!我们姐弟俩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深圳,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高速列车以每小时300多公里时速一个从北往南,一个从南往北向信阳飞驰。到达后,父母已经住院,我们在医院看到、听到一个个感人片段:老人摔倒后,父母居住的香江帝景小区的物业人员吴彩琴、高明惠闻讯立刻赶到家里并拨打了120,小区的保安队长王建华配合医生将两位老人抬上救护车并亲自送到医院,我朋友的姐姐陈建华、陈卫华夫妇也迅速赶到医院帮助办理住院手续,骨伤科当值医生陈军冒雨到门外接病人……那一时刻,每个人都在为与自己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两位老人忙碌着。
经过快速的检查、确诊,父亲股骨头严重骨折,需要手术,母亲右踝骨骨裂,需要住院。父亲已经八十多岁,进行如此大的手术,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中医院院长、骨科专家宋进良立即组织骨伤科全体医生及麻醉科主任张建设等开会讨论,制定手术方案;骨科黄明辉主任、陈军副主任以自己多年的丰富经验大胆提出了各种建议,陈彦军、李福、卢键等医生也都积极献计献策,内科韩主任在术前对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及其他各项指标做了细致检查,大家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作出预判和如何进行抢救制定了多种、完善的方案。
手术前,我很紧张。父亲却一脸的轻松笑着说:“战场上的枪林弹雨我都经历过了,这点小手术我还怕吗?” 父亲是“老革命”了,先后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立功授奖,当年还作为哈军工的学员代表与周恩来总理一同观看舞蹈史诗《东方红》。没想到耄耋老人面对生死是那样坚强乐观。手术顺利完成。那一时刻,我为医生的精湛医术点赞和感恩!两位高龄老人在住院治疗期间得到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出院后,老人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让人感动的是,陈军、付军两位医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亲自上门为两位老人诊断治疗……
不在信阳生活好多年,但忽然间感觉信阳驻入了我的心里。笔随心运,墨随情渗。此刻,我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向北遥望,端起一杯信阳毛尖茶,细细品味着淡淡的清香,想念着那群充满了爱心、友善、淳朴的信阳人,想念豫南边界的信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