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文化博物馆大门外貌
世界上唯一能徒步达到的、离城市最近的大江大河的源头——珠江源
西河公园音乐喷泉上演的视觉盛宴一瞥

本报记者 龚立堂 文/图

早在孩提时代,记者就通过书本和电影知道了大理的苍山洱海和景洪的西双版纳,对云南之美神往已久。这次参加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曲靖新闻采访活动暨中国报协党报分会30届年会之前,又听了一首耳熟能详的歌,看了一本流传甚广的书,心儿似乎早已飞到了那个美丽的地方。

彩云之南 我心的方向

孔雀飞去 回忆悠长

玉龙雪山 闪耀着银光

秀色丽江 人在路上

……

15年前,21岁的青年女歌手徐千雅,凭借一首在民族元素中加入许多流行元素的《彩云之南》现代歌曲,荣获“A8音乐原创中国颁奖典礼”年度金曲、年度最佳原创女歌手奖等4项大奖,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在经虎年春晚舞台的洗礼之后,已然成为一首宣传云南的经典音乐作品,至今仍在大江南北传唱。

25年前,48岁的美国著名作家比尔·波特旅行来到中国大陆,撰写了长达19万字的游记《彩云之南》一书,记录了“彩云之南”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他在2013年出版的《彩云之南》“后记”中这样写道:“当我乘坐的火车驶进抵达昆明前的最后一座大山时,我看到了禄丰城外山坡上的最后一座纪念碑。那是腊玛古猿的雕像,它是我们的人猿祖先,先于我 800万年来到此地……”

一首歌,一本书,一段记忆,吸引记者来到云南,来到曲靖。

曲靖位于云南省东部,毗邻贵、桂,素有“滇黔锁钥”和“云南咽喉”之称,也是云南的第二大城市。曲靖喀斯特山水风光独特,自然资源丰富,以山、水、洞、谷、花、坑、源构成了曲靖优美的自然景观。

到曲靖,不可不到珠江源。珠江源地处珠江源风景区,珠江源头位于曲靖城北50公里外沾益县境内的马雄山,是中国第三条大江、南中国最大的江——珠江的发源地,是世界唯一能徒步达到的、离城市最近的大江大河的源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一脉隔两盘”(南北盘江)、“一水滴三江”(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和“一线串五珠”(湖泊)的奇异景观。

青的山,蓝的天,白的云。深秋时节,记者登上海拔2000多米的马雄山主峰,这里是云贵高原平台上一个平缓的山丘,它既非拔地千仞、高耸入云的崇山峻岭,也无亘古封冻的冰川、大湖。站在山顶上的珠江源大罗盘上俯瞰四周,方圆百里尽收眼底,在蓝天之下,群山起伏、奔腾,如大海中的无数岛屿,竞相逐浪。放眼望去,花山湖、偏桥水库,波光粼粼。面对此情此景,让人遐想联翩,那句“登雄峰才见山高水长,挽狂澜始知海阔天空”最适合此时此刻的意境与感觉了。

珠江源风景区内森林茂密,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马雄山主峰犹如一匹斜卧在高原上的双峰骆驼。两峰之间宽阔的脊面上,林深草密,生机盎然。主峰的北面是北盘江的发源地,南面是南盘江的源头,西面是长江的支流牛栏江。从马雄山顶下至半山腰,上下两个洞口流水潺潺,这里便是1942年和1952年两次察勘认定的珠江之源。这里海拔2158米,景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围墙17公里,森林覆盖面积98%,植物达1000种以上,其中滇玉兰、云南含笑、滇润楠、云南樟、滇朴、梁玉茶等为高原特有品种。云南八大观赏名花中,珠江源就有7种之多。

珠江源景区包容了地理、人文、森林、水域等景观,是度假、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的世外桃源,是访古、考查、溯源、了解珠江流域源头的博古之地。景区的马樱花和伏地松、野竹林、天下第一罗盘、天下第一棋盘、珠江源石牌坊、珠源第一瀑、霞客草堂、珠江禅寺等组成了珠江源绚丽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珠江源先后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跋山涉水踏访至交水(今沾益),盛赞马雄山“一水滴三江”的地理奇观,并在《盘江考》中第一次明确记录了珠江之源(南盘江)发源于沾益炎方一带。1985年,经国家水利部门勘定,马雄山东麓为珠江正源,并立碑记述“珠流南国,得天独厚。沃水千里,源出马雄。”正是这“源出马雄”的涓涓细流,流入滇、黔、桂、粤四省区,创造出南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珠江三角洲的繁荣。

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和旅游资源,是珠江源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珠江源风景区已将气候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把高原体育旅游业培育成为曲靖最具特色、最有贡献的支柱产业,铸就“大珠江源”旅游精品品牌。

特别是近年来,曲靖市以打造“大珠江源”旅游品牌为目标,注重在传统观光旅游的旧基因中植入现代新细胞,做全旅游新体验经济产业链,形成了以康体运动、休闲度假、自然风光体验和人文风光体验为主的四大复合型旅游产品。

与此同时,曲靖已初步形成南中北三条旅游线路。南线以罗平油菜花海、九龙瀑布群、师宗凤凰谷、菌子山、陆良彩色沙林等景区为依托的喀斯特地貌观光旅游线路;中线以珠江源、金阳运动休镕中心、麒麟水乡等为依托的康体、休镕度假、乡村旅游、美食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线路;北线以会泽古城、大海草山等为依托的红土高原文化旅游线路。目前曲靖共有国家4A级旅游区6个,3A级旅游区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

曲靖旅游业已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曲靖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从778.03万人次增长到13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翻一番,达到105亿元。2016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729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43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9%和36%。今年前7个月,曲靖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年,同比增长68.3%。

根据规划,曲靖以“建设珠江源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战略目标,强化一村一品、一镇一聚、一县一群,集中力量配置旅游要素,推进旅游业规模发展。到2020年,曲靖市旅游业综合收入将达到400亿元以上,国内外旅游人次达到3000万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达40%以上,初步奠定曲靖旅游业发展的支柱地位。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山有水才是好地方。曲靖雄奇的山、秀美的水,孕育出一方别样的天地。

作为大江之源,珠江源风景区在自然及人文历史条件上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饮水思源,从徐霞客探源至今,无数人为这一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魂牵梦绕。

独一无二爨文化

行走在曲靖的大街小巷,触目可见每个路灯座上都有一个大大的“爨”字。

记者不识“爨”字,便问市民:“这个字念什么?”

“爨(cuàn)。”

“这个字什么意思?”

“说来话长……”

好在曲靖市内有个爨文化博物馆,可以一探究竟。随着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曲靖新闻采访活动走进爨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平永站在爨宝子碑前,一口气给记者们详细介绍了《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以及爨文化的艺术价值。

爨字的字形结构很复杂,爨字的本意一是烧火做饭分爨,分居异爨。二是灶。据《汉语字典》的释义,有烧火煮饭,指烧火做饭的人,泛指烧煮、焚烧、灶、戏曲名词、古星名、古族群名和古地名、姓等释义。而《说文解字》解释爨字的由来:一是根据姓氏而来;二是源于军事。

从汉末到唐朝中叶的500年间,以曲靖、陆良为中心,一个庞大的爨氏家族统治着云南全境及贵州西部、四川西南广大地区,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南中”。电视剧《南中秘史》和历史长篇小说《爨诏风云》就是依据这段历史而写出的故事。

关于爨氏,现存的两块爨碑是最好的证明。这两块爨碑是《爨龙颜碑》和《爨宝子碑》,俗称“大爨碑”和“小爨碑”,分存于云南陆良贞元堡小学和曲靖一中校内。《爨龙颜碑》立于南朝宋大明二年,比《爨宝子碑》晚53年,可以说这两块碑是同时代的作品。“二爨”是云南的“南碑瑰宝”,也是爨文化的代表,至今仍被誉为神品。

爨宝子碑就矗立在曲靖一中这个爨文化博物馆里,外面盖着一个封闭的亭子,叫爨碑亭,因为玻璃罩子反光,几乎看不清文字。

据介绍,《爨宝子碑》刻于公元405年的东晋,内容是纪念当时的爨氏首领爨宝子。爨宝子碑高1.83米、宽0.86米、厚0.21米,碑身较小,字数较少,全碑共计388字。

公元1778年,曲靖杨旗田村一个做豆腐的村民从地里挖出一块石碑,觉得这是块压豆腐的好材料,便叫村里的乡亲帮忙把石碑搬回了家,这一压就是74年。

清咸丰二年的一天,这块石碑迎来了改变命运的重大转机。这天,南宁知府邓尔恒在厨房闲逛时,无意中发现豆腐表面若隐若现的字迹。直觉告诉他,这些字非同寻常。顺藤摸瓜,邓尔恒在杨旗田村的一家豆腐作坊,见到了这块石碑,就是现存放于曲靖一中的《爨宝子碑》。

而《爨龙颜碑》则保存在陆良贞元堡小学旁边的薛官堡斗阁寺大殿内,它的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因这次没有记者们到此参观采访的日程安排,甚感遗憾。但据馆长介绍,《爨龙颜碑》刻于公元458年的南朝刘宋朝,碑文的内容是追溯爨氏家族的历史,记述首领爨龙颜的事迹。

与爨宝子碑相比,爨龙颜碑较大,又称“大爨碑”,高3.88米、宽1.46米,字数亦多,除碑阴题名外,仅碑阳即存文904字,故称“大爨”。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它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

在爨文化博物馆里,还有一块石碑叫《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刻于公元971年的北宋,它在旁边的会盟碑亭里。它记述的是大理国主段氏(白族)联合三十七部(彝族)出战滇东一些部落后,在石城(今曲靖市)会盟立誓,并颁赐职赏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用汉字刻碑来记载少数民族历史事件的实证,彼时强大、和谐的民族融合由此可见一斑。

爨文化博物馆很奇特,大门上没有写博物馆字样。博物馆里的展品只有爨宝子碑和会盟碑两块碑,分别矗立在各自的亭子里。博物馆也只有一个展厅,里面墙上用极为简洁的文字介绍了爨文化,然后就是这几块石碑放大的碑文。一个博物馆只有两件展品,足见这两件展品极其珍贵。

爨文化博物馆暨曲靖一中校史馆的前身是爨碑亭,由学校创始人、第一任老校长谢显琳先生于1937年修建,将《爨宝子碑》和《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合为一亭。因两块碑均属国务院1961年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在曲靖一中校园内划定2亩地作为保护区,因而又称“爨园”,同时也是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谈到爨碑,不能不说爨文化。曲靖是爨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爨文化,在两千余年苍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演绎出以二爨、堂狼、铜商、民族风情等为主的珠源特色文化,留下了“南碑瑰宝”的爨宝子碑和“神品第一”的爨龙颜碑,为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典型碑刻书法,对研究汉字演进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那么,究竟什么是爨文化?爨文化博物馆展牌上的文字如此解释:“爨文化是源于中原汉文化又融合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多元复合型文化。它上承古滇国文化,下启南诏大理国文化,被誉为云南历史文化发展的三大高峰之一。”

爨文化是分布在曲靖陆良地区自东晋经南北朝至唐天宝七年,爨氏统治南中地区长达400余年间所造就的历史文明,有礼乐、诗歌、习俗、典祀、服饰、饮食、医药、建筑、工艺等。历史的齿轮匆匆碾过,但以《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为代表的爨文化却早已融入曲靖人的血脉,成为曲靖世代相传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

《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这两块碑的书法都在隶楷之间,体现了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一种风格,是汉字演变和书法研究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书法地位。

《爨宝子碑》因属隶变时期的作品,体势情趣、情态均在隶楷之间。寓飘然于挺劲,杂灵动于木讷。碑中的字以长方、正方为主。一般来说,上下结构的字成长方块,左右结构的字形成正方块,而这种四角饱满的块状即是构成其风格内敛深沉的重要原因。康有为曾在《广艺舟双楫》中评其为“宝子碑端朴,若古佛之容”。

《爨龙颜碑》笔画圆润刚强,其运笔实源于篆法,起笔虽有方圆之分,但笔划均极为厚重,它是研究中国汉文字由隶书向楷书递变过程的实物佐证。可以说,“二爨”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点,风格鲜明,都是爨文化的标志性实物。

历史赐予曲靖机缘,演绎了无数动人的历史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或激昂,或悲壮……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爨文化是曲靖文化精神的渊源和底色。

为打造曲靖“麒麟水乡”旅游文化农庄,曲靖沿江街道确定了“一条爨文化商业街、一个五花爨弄大舞台、一个问爨阁、一个非遗展览馆、一个爨乡魂、四个体验区”的发展思路,融合生态保护、爨史传播、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俗文化展示等功能,把“麒麟水乡”建设成“中国高原水乡——爨文化大观园”的文化农庄,力争把文化农庄建设成曲靖乃至云南的乡村文化旅游知名景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集散地。

爨文化上承古滇文化之精髓,下启南诏、大理文化之先河,它熔多种文化因素为一炉,继承发展中充满了巨大创新。现在的曲靖人茶余饭后谈论爨文化,除了最具特色且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二爨碑”外,还有就是散存于残篇断简中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祭祀庆典、宗教信仰等,以及流传民间的诗文歌舞、音乐、戏剧、曲艺。

走在曲靖的街头巷尾,爨文化在曲靖人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延续着曲靖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商家的招牌、广告以及企业名称等很多都是由爨体写成的。这样的爨体融入既弘扬了本地文化,同时也发扬了爨体,把它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五光十色西河夜

如今城市流行音乐喷泉。在我们河南,就有郑州如意湖音乐喷泉、洛阳开元湖音乐喷泉、南阳解放广场音乐喷泉……全国各地更是不胜枚举,浙江杭州有西湖音乐喷泉、陕西西安有大雁塔音乐喷泉、广东河源有新丰江音乐喷泉、江苏宿迁有骆马湖喷泉,天津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大型喷泉5个,武汉至少也有8个以上……这些音乐喷泉,建设面积一个比一个大,喷射高度一个比一个高,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缓缓流淌的河水间,突然燃起一串火焰,与同时迸发的音乐一起划破夜空,继而以天空为幕,上演一段五光十色、绚丽夺目的视觉盛宴。作为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曲靖新闻采访活动的第二站,记者从珠江源返回的晚上来到西河公园,近距离欣赏了这一五彩缤纷、曼妙无比的音乐喷泉。

尽管西河公园音乐喷泉不是国内建设最大最高的音乐喷泉,但其却是独树一帜。音乐喷泉一共长120米、宽11米,有2000多个喷头组成。在公园的北侧还有高喷,水系最高可达100米以上。西河公园音乐喷泉目前已编制22首歌曲,每首歌曲都有不同的造型,在喷泉演绎的时候每次选取10首播放,音乐喷泉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

华灯初上,音乐响起。只听半空中传来《你是我的梦想》的歌曲声中,喷泉“唰”的一下, 一根擎天柱,像锋利的剑刺向天空,直冲云端;一会儿又像断了线的珍珠洒落下来,随着微风吹来似烟又似雾,煞是壮观。喷泉还不时扭动精美的舞姿甩出水花,喷泉的水柱、水花又浮现出多种姿势。时而像荷花,时而像孔雀开屏,时而像扭动着舞姿的姑娘…… 喷泉的造型从简单的跳跃、直冲云霄、左右摇摆变成了更具象的各类形体,水柱仿佛是千变万化的几何线条,又像是画家手中随意挥洒的色彩,在空中交织起来,幻化成千万个美丽形态。音乐喷泉的造型及灯光的变化与音乐保持同步,从而达到喷泉水型、灯光及色彩的变化与音乐情绪的完美结合,使喷泉表演更加生动、更加富有内涵,真正实现了音乐、水、灯光气氛统一的效果,使人犹如进入梦幻般的仙境,浑身飘飘欲仙、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记者也见过一些音乐喷泉,但还未见过伴着音乐设计成人形跳舞的音乐喷泉。五彩的灯光变幻着各种造型,当灯光变幻成人形,伴着音乐的节奏,跳起动感舞步时,记者们啧啧赞叹,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手机,与周围的曲靖市民一起记录下了这五光十色的一刻。

据西河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西河公园是曲靖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其定位为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人与自然共存、滨水城市景观的生态型综合公园,规划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用地规模1200亩,核心区540亩。在设计布局上,充分发挥西河水体、地形地貌自然景观,沿河而建,自北向南构建五色花海、绣湖天地、儿童乐园三个主题景观群落,建设人工湖1个,水体面积212亩,其中主湖面139亩、河道水面73亩,打造集“水、堤、路、桥、岛、绿、商、居”于一体的生态型综合公园。整个工程总投资8.4亿元的西河公园,今年11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可同时容纳近3万人在公园里休闲散步、观看音乐喷泉表演。

“我家就住在附近,自从有了这个公园,晚上经常带着孩子来逛逛。这个音乐喷泉很漂亮!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看!”沾益区市民马小姐观看喷泉时,向记者表达了她观看喷泉时满满的幸福感。

据了解,西河公园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西南片区中心,东起珠江源大道,南接曲靖中心城区,西起贵昆铁路,北连西河路,是曲靖市提升城市档次的“五湖”之一,也是沾益区实施“两区一枢纽”战略部署,打造珠江源大城市北部山水园林新城的重点攻坚项目。

“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喷泉,而大型音乐喷泉则是城市经济实力的象征。”一名业内人士称。西河公园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个生活中心,更是一张曲靖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它对城市防涝排涝、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地区综合竞争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喷泉则是西河公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喷泉集声、光、动、形、韵为一体,以水起舞,美轮美奂,将观赏性、艺术性融入其中,形成绚烂多姿的“水舞秀”,打造出一场极具视听震撼的艳丽水景。

得天独厚珠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