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园里采菊忙
装车运往烘干车间
剔除次品,准备烘干
技术员展示成品菊
田园处处是风景
菊园里背菊的村民

本报记者 周涛 文/图

天寒花已尽,菊蕊独盈枝。初冬来到新县八里畈镇长岗村,不会觉得有半点荒凉。田园清香扑面而来,绵延百余亩的金丝皇菊与大皇菊在阳光下摇曳生姿。这些菊花,正改变着村里的贫困面貌,映在当地村民的笑容里,更甜到了他们的心里。

走在去往长岗村支部委员会的路上,道路两旁金丝皇菊、大皇菊竞相开放,景色迷人。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在黄色花海中来回穿梭的村民,他们正在忙着采摘菊花,处处呈现着丰收的景象。

“我们的生活虽比不上富裕的人,但也是很有色彩的。”51岁的村民李香芳是个贫困户,见记者来采访,正忙碌采摘的她笑着说,“我家的地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了菊花种植的项目中,除了年底能分红,闲暇时还能在风景这么好的菊园中打工,每天能挣60块钱。”

在菊花烘干车间,记者注意到,一些村民将装满菊花的箱子搬到室内,另一些村民正将菊花铺在屉子里,剔除质量不好的,然后将屉子一层层摆放到烘炉里。来自安徽黄山的61岁技术员郑司北一边指挥着村民们干活,一边调整烘炉的温度。

“菊花基地主要种植七月菊、金丝皇菊、大皇菊三个品种,采摘后经过加工处理,销往安徽、郑州等地。七月菊亩产300斤左右,经过深加工每亩能卖到10000元,金丝皇菊亩产150斤,每斤价格120元左右,大皇菊亩产150斤,每斤价格40元左右。”郑司北手捧着一些烘干后的成品金丝皇菊告诉记者,“七月菊清肝明目,大皇菊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金丝皇菊泡茶,可消暑生津,袪风,润喉,养目,解酒。”

说话间,郑司北泡了一杯金丝皇菊展示给记者看,一旁的驻村干部江立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2016年6月,村里的以品种菊花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马头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流转土地160亩,带动了21人稳定就业,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年用工达1500工日,支付工资10万余元。

“2016年,合作社带动了16户贫困户以到户增收资金8万元入股,入股贫困户年分红800元以上,户均增收可达6000元,通过发展菊花产业,公司辐射带动周边四个村60户稳定增收。”江立告诉记者,如今,长岗村在指导贫困户发展茶菊种植的同时,还适时提供技术指导和合作社成品定向收购,让贫困户既能投工又能分红,真正从菊产业中获取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