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坯 |
意趣盎然 |
和泥 |
装窑烧制 |
上釉 |
本报记者 周 涛 实习生 周鹏辉 文/图
一捧瓷泥,手中百变生花;百种颜料,瓷上丹青露意。制陶,这一传承几千年的技艺,本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但今天人们赋予了它另一种价值——艺术。85后的小伙子朱晓磊,便对这样一门艺术情有独钟。由于对陶艺的热爱,2012年毕业后,他选择开了一家陶艺木艺店,以此作为自己理想的起点。
沿着浉河北路行走,在南湖大街附近便可看到朱晓磊那古意盎然、典雅朴素的小店。店内陈设有序,柜台桌上摆茶具一套,墙上悬“苦尽甘来”四字。朱晓磊透露,他喜欢陶艺是受家庭的影响。“我出生于一个传统手工艺制作家庭,从小便对手工艺情有独钟,上大学后更是偏爱陶艺这一门艺术,所以毕业后就选择了做陶艺。”朱晓磊说。
制坯、晾干、修坯、施釉、装烧……现在制陶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虽然不像古时制陶要经过72道工艺,但朱晓磊对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满腔心血与激情。制陶技术的提升离不开交流,朱晓磊每年都会参加关于制陶的学习与交流活动,今年他就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邢窑白瓷工艺传承与创作培训。除了陶瓷以外,朱晓磊还热衷于了解其他民族工艺品,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制陶、做根雕、研究其他民族手工艺已经成为朱晓磊的“日常”。
“在信阳做陶艺就意味着收入不高,因为很多人都看不出陶瓷的价值。他们很多时候都会以材料的价格估算陶瓷的价格,而陶器最重要的却是其中的内涵。”当记者问到在这里做陶器的收益如何时,朱晓磊答道:“我也不在乎能赚到很多钱,因为我喜欢陶瓷,我喜欢体会制陶的乐趣和制作完成后的成就感。”
陶器不仅是一种器具,其中更包含着作者对作品的寄意。朱晓磊将泡好的茶水倒入记者杯中说道:“茶的品种很多,会喝茶的人每一口都能品味出不一样的味道。陶艺就像这样,我不讲其中的意味,你自己来品味。”看着头上的“苦尽甘来”四字,记者喝完了杯中的茶,慢慢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