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楠
提起师院东门,“乱、堵、脏”是很多人的直观感受。但是,现在的师院东门“颜值”有了大大提升。
“我们师院东门的变化真是大!”昨日上午,东门一街美食城店主管大亮兴奋地说。曾经的一街环境让管大亮十分头疼,“小摊点经常堵着我们门面,日常走路通行都成问题,更别提要是发生火灾意外时消防车能不能进来了。”现如今,整治后的一街换了模样,路不堵了,人心顺畅了,生意也更好了。
据了解,师院东门周边区域有“六小”餐饮店132家,是典型的商铺集聚区,车流、人流高密区。流动摊点众多,商户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战”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治理流动摊点,有效解决长效管理问题,摆在了金牛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面前。
“将流动摊点请进来!”通过不断走访商贩和周边消费群体,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金牛山办事处结合实际,探索出了这一新型模式。
金牛山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张成友告诉记者,办事处根据流动摊点投资少,占地面积小,主要从事食品经营行业,属于扎堆集中经营等特点,积极采取引导入店,集中经营的“食品小超市”经营模式,先期在一街协调5间门店作为试点,按照食品经营要求进行规范后,组织引导经营不同食品的近20家流动摊贩入店经营,共用餐桌,门店房租由入店经营户共同分担。而对于那些不愿意与其他商户一起经营的摊贩,办事处采取“店内小网格”经营模式,组织人员逐户协调独立门店户主在店内隔离经营空间,向流动商贩出租,有效解决了流动商贩经营场地问题。
“为了保障两种饮食经营模式都达到食品安全管理要求,我们还与区食药监局、工商职能部门商议,现场对新改造小吃店设施进行六统一要求:统一门头广告标准,统一沿街经营窗口装修形式,统一三防设施、结合实际安装防蝇风幕机,统一人员服装,统一密闭垃圾收集设施,统一上门办证服务。”张成友介绍道。
这样的经营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东门小摊点随意占道经营的状况。
对于入店经营,一街鸡翅包饭店店主张忠兵有着深切的体会。“以前在路边摆摊,风吹日晒,很受罪。一开始工作人员让我们进店经营,因为门面费贵,我们十分不情愿,办事处就集中几家摊点分摊租一个门面。没想到入店经营后,干净整洁的环境让学生更愿意消费,我们的生意比以前更红火了!”张忠兵打心眼儿里称赞卫生城市建设工作。
据张成友介绍,截至目前,已有40余户流动饮食摊贩相互结合入店经营,有力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和影响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占道经营问题。接下来,办事处将引进特色品牌小吃,学习成熟的管理经验,力争将师院东门打造成为特色品牌小吃街。
“以前一下雨,东门特别脏,走一路溅一身泥,小吃摊苍蝇乱飞。现在的东门干净整洁,带朋友过来享受美食倍儿有面子,这才是东门应该有的样子。”信阳师院大三学生焦格硕颇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