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孩子甚至比成人的胆子还要大,究其原因:孩子没有真实地处在危险中,家长包办代替孩子做了许多事,过度的保护为孩子躲避了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不过别忘了,孩子们都是十万个为什么,心中充满着无数的好奇与疑问,因而更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但他们并不知道新事物会带给他们什么,又或者新事物是否会给他们带来风险。故而,培养孩子的自主风险意识与处理危险的能力是当务之急,亦是成长所需。
风险意识需养成
我们应分清哪些是孩子身边存在的危险与风险。危险一般指带给孩子伤害或造成一定后果的事物;而风险是指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并不是危险本身。风险所带来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是可控的,但如果孩子没有风险意识,风险就可能会转变为危险。比如,妈妈不让孩子踩在路肩(马路牙子)上走,孩子却不听,不小心摔下来崴了脚,下次他便不再走,而是老实地走在平地上;奶奶由于勺中滚烫的饭不能喂给孩子,孩子嚷着要吃,奶奶便用热勺子碰了一下孩子的嘴边,他再也不喊,反而等到吹凉再吃。孩子一旦面对了危险,知道它们可能带给自己的风险,风险意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还会引发一系列生活中自主的风险意识。
充满风险的环境不可少
我们需要为孩子有意设计可控范围内的风险事务,风险设计是不会让孩子们处于危险状态下的,只是让他们面对危险。某幼儿园有个户外大水池,孩子们在园中进行了划小船活动,他们坐在喜爱的卡通人物小船上划着,各个都精神集中,十分小心,不让自己掉进水池里。除此之外,有些幼儿园还有很多具有挑战性的游戏项目,如轮胎攀爬墙、秋千、吊环等,这些游戏项目都被家长视为“危险游戏”。这些游戏看似危险,实际益处多多,孩子们通过体验这些项目,产生了风险意识,因此会更加小心行动,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另外,电脑与手机等高科技产品陪伴的“手指童年”,虽然让孩子远离了身体上的风险,却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了伤害,同时引发了家长对孩子思想发展的未来担忧。不要害怕让孩子尝试面对危险,风险一定要提早让孩子知道。孩子自身的体验与行动,是培养他们的风险意识形成并且远离危险的必要途径。
特别“狠心”,特别爱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掌中宝,偏偏孩子天性好动、精力旺盛,难免磕磕碰碰。某幼儿园的幼儿入学时需要家长签订一份入园责任书,并要接受孩子在幼儿园里面有可能受伤的事实。孩子在幼儿园中户外活动或玩耍时的无意受伤也会被家长无限放大化,有的家长甚至不依不饶,誓为孩子的小伤“讨个公道”,给孩子留下过度保护的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家长对孩子的不忍心,造就了一代拿到一杯水无法判断水温直接就喝、不知道鸡蛋原来是有蛋壳的“圈养式”孩子。
简单的放手,丰富的可能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也需要握好手中的标尺。学会做个会“偷懒”的妈妈,让孩子的发展拥有丰富的可能性。有一档电视亲子节目《妈妈是超人》备受欢迎,这档节目热度不减不仅仅是因为孩子们的可爱、妈妈们带娃的不易,引发关注的更多的是节目中妈妈们对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节目中某位妈妈家里没有任何家具,甚至全家人吃饭都需要坐在地上,原因是她害怕孩子因为碰到家具而受伤。她的丈夫满心欢喜买来家具,但是当她看见两个孩子踩着家具跳来跳去、小儿子从家具上面摔下来大哭时,她既担心又心疼,为此还和丈夫发生了一些争执,要求家里不能存在任何一点可能会使孩子受到伤害的东西。不过丈夫认为自己的妻子对孩子保护过度,孩子已经长大,应该过“正常的”生活,朋友的孩子也并没有因为自己家里有家具而受过什么伤害。这位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过分紧张,在她眼中,让孩子在没有家具且宽敞的家里玩耍才是最安全、最正确的。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任何时候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隐患,保护自己是人的本能,不要以爱的名义忽视了发展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
走在孩子的后面
能力,是人们在完成某种活动时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要让孩子学会远离危险,就必须要求他具备识别并且抗拒危险的能力,就需要将孩子置于具有风险性的活动中。过分的保护会让孩子面对危险时没有衡量的尺度,分辨不清什么是危险,什么是安全。这种尺度需要孩子亲自去探索,危险期待孩子亲自去体验。家长唯有把预见危险的能力让孩子也提前习得,他们才能够看清危险,从而远离危险。
扔掉保护的外壳,鼓励幼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大胆冒险,开展一些培养孩子处理风险能力的活动。生活中并不存在“零风险”,保护孩子免遭危险,不如帮助孩子树立风险意识、提升摆脱危险的能力。愿家长与孩子齐担风险,让孩子学会转化危险,保护自己。(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