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蕾

“这张是改造旱厕时拍摄的”“这张是凌晨一点左右在外巡查时拍摄的”“这张照片拍的是一天晚上8点多,我们的执法队员在清理流动摊点”……昨日,记者在羊山新区龙飞山街道办公楼见到闵立超时,他正忙着整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开展以来,他用相机记录下的辖区变迁的图片。

“我隔几天就要把照片拷到电脑上,要不然手机内存很快就满了。”闵立超说,“我们辖区的情况,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自我市“一创一建”工作开始之后,闵立超每天都带着手机在辖区巡查,遇到需要整改的,会立即拍照片发到工作群里,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成之后,他也会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拍下照片,进行存档。

辖区整改旱厕时,他总跑在最前线,不仅带头整改,还用手机拍下需要存在的问题,等到整改后再拿出来“复检”;“零点夜查”时,他跟着执法队一起“扫街”,经常是早上5点多就已经在路上,凌晨一两点还没回家;辖区“六小”门店、沿街门店、流动摊点的整治,背街小巷的卫生清理,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等等,都能在他的手机里寻到踪迹。

“基本上每天要拍四五十张照片,手机电量也用得特别快。”闵立超告诉记者,他在办公室备着一根充电线,随时随地充电,“如果早上出门,中午不能回办公室充电的话,基本上两个小时左右,手机就没电了,做这些工作不为别的,就是真心地想改变辖区的面貌,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初步统计,我拍的有3000多张照片,可以说见证了我们辖区一点一滴的变化。”闵立超说,“在前段时间的旱厕整治过程中,拆除了800多个旱厕,这些情况都需要拍照存档,后来重新建成了530多个厕所,这也都需要拍照存档,这1300多张照片可以说见证了这项惠民工程的实施全过程。”

背街小巷改造升级、市场秩序逐渐变好、灯箱广告基本杜绝、内河治理显成效……一组组镜头,一项项成绩,通过闵立超的镜头记录,龙飞山街道的美丽蜕变让居民感慨: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在巡查过程中,用镜头去记录点点滴滴,不仅是我的职责所在,更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辖区‘一创一建’工作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闵立超说,“我相信,这些照片会成为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