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诗绮
村部凌晨的敲门声天微亮,月依稀,晨风送爽,梦境迷离。
“砰、砰、砰!”村部第一书记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地敲着。不一会儿,门开了,一名老汉站在门前,“林书记在不在?”老汉用微弱却清晰的声音说着。“大爷,这半个月林书记把办公室让给我住,他暂时住乡里,进来坐会儿吧,七点左右他就来了。”我也微俯着对其说道。我看了看表,凌晨5时许。
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深入基层报道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名记者,我在息县彭店乡大张庄村驻村蹲点采访。由于该村新村部在建,旧村部只有这间第一书记办公室可住,驻村“第一书记”林杰就把他住的办公室让给了我,自己暂时住在离村部7公里远的乡政府。
很显然,这位不知情的老汉是冲着林书记来的。通过闲聊我了解到,这位老乡是名贫困户,因为对一个扶贫项目有疑问,所以迫不及待地来找林书记,希望得到一颗“定心丸”。正值头伏天,白天酷热难耐,村民们都是趁着一大早就到地里除草。路过村部的时候,老汉徘徊许久,终于决定敲响第一书记办公室的门。“我也知道太早了,打扰别人休息不太好,但是只有林书记能让我放下悬着的心,所以我就硬着头皮来了。”老汉说着,脸上显露出难为情的神色。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敲门声像闹钟一样,每天早上6点至7点响起,无一例外,都是来找林书记反映问题的。我向村干部柳化伟说起这件事情,并问起原因。他说:“林书记作风好,用村民的话说就是他‘管用’。”我了解到,林杰驻村以来,对扶贫政策非常了解,严格参考“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对贫困户该享有的政策不折不扣、坚定不移,对非贫困户及脱贫户不该享有的项目铁面无私、令行禁止。林杰对每一位村民都非常有耐心。他的一贯做法是先听,再问,三解释让村民们十分满意。
“敲门砖”也许能给一个人带去似锦的前程,而第一书记办公室凌晨的敲门声,给大张庄村民带来的却是一种动力和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结束语:
用心灵倾听群众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采访,从6月16日开始的“脱贫攻坚记者蹲点”主题采访活动到今天正式告一段落。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本报选派的两批9名记者共采写发表新闻作品43篇,他们以体验式报道 ,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效。与以往走基层活动不同的是,在这次活动中,记者们冒着酷暑高温,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将真情实感倾泻笔端, 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记录下贫困村精准扶贫的工作历程、创新举措、典型模式和丰硕成果,广受社会各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