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有一位从事修车、补胎近三十年的个体户。30年来,他把“诚实守信”作为为人之本、经营之道,在修车这个“小天地”里,作出了不凡业绩。2001年元旦,沈福才在自己修车铺门口挂出了“长泾镇老年人人力车义务修车点”的牌子,每天为老年人免费修理自行车、三轮车,累计义务为老年人修车4.87万辆次。2017年6月,沈福才荣登“中国好人榜”。

采访时,记者问到“如何坚持这份工作”时,不善言谈的沈福才,不断地搓动着满是裂痕和老茧的双手,说:“党员嘛,为人民服务是本分。”一旁的妻子朱梅娣急了,补充道:“过去在部队当兵,因为认真肯干,他年年是先进。回到地方后,他踏踏实实地工作。”沈福才抢着说了句:“人活着就得劳动,不劳动怎么行。”

帮助残疾人,上门服务,是沈福才一项独特的服务项目。一次,他从一位顾客那里了解到已退休的顾老师腿脚不便,日常使用的轮椅车又坏了,无人修理。于是,他抽空背上工具箱,上门为顾老师修好了轮椅车。由此,老沈联想到其他残疾人的苦恼,便花时间对镇区11位肢残人员进行走访,一一记录他们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上门服务只收成本费。

妻子朱梅娣说:“他一心一意就是要为老年人服务。只要哪一天这样的‘亏本生意’少了,他心里就会难受。”因为沈福才的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荣誉接踵而来。他却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就是想能多帮助一些人,这样我能开心点儿。” (据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