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慧
头雁带对方向,群雁才能振翅高飞。头雁迎风奋力,群雁才会协力向前。在广大农村,村党支部书记便是那个抓扶贫、奔小康的“领头雁”。
“撸起袖子干起来,团结一心定胜天;爱我王庄造福王庄,王庄不富支部有愧”,在淮滨县抬头乡王庄村支部办公室的墙上,这两幅红底黑字的横幅特别显眼。“这两句大白话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自己写的一条座右铭,把它贴到村部的墙上可不是为了装饰,就是想用这两句话来激励我们村‘两委’班子和所有党员,一定要把脱贫攻坚工作干好,一定要让王庄发展起来,让所有的村民都富起来。”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沈建鸿指着墙上的两条横幅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
半个月来的驻村蹲点采访,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村干部、驻村干部都很忙碌,从早晨奔波到深夜还干劲十足。他们说,要落实的事实在太多了。在党员干部的引导下,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再到“我带头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3年前,王庄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村里没有一条硬化的道路,也没有广场,更没有什么集体经济。近2年来,王庄村实现了组组通硬化公路,建起了文化广场。其中,群众自发筹资近十万元,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过去,村里都是坑坑洼洼的烂泥巴路;如今,平整干净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机耕道通到了田间地头。过去,村里人畜饮水全靠自己打井;如今,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甘甜的自来水。过去,一到夜晚村里漆黑一片,村民走夜路只能摸黑;如今,几十盏路灯照亮村民的回家路,为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行走在王庄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平坦的水泥路、漂亮的小楼房……焕然一新的环境,不仅让村民看着舒心,也住得舒适。沈建鸿和村“两委”班子用实际行动,全身心投入王庄村的建设中,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许。“没有沈支书他们,就没有王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沈支书人好、踏实,对贫困户特别关心。”……只要提及沈建鸿和村干部,村民们莫不是啧啧出声,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的。
路变宽了,村变美了,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了,可是沈建鸿并没有就此满足。“当前,相当部分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之所以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村级集体没有收入。”沈建鸿说,村集体有了钱,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下一步,他打算利用王庄村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地理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走“工业强村”的道路,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