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了一个‘跟城里人一样’拿工资的人,今年我们过得比较踏实、舒心。”近日,任太英一边和记者闲聊,一边做着午饭。
两个孙子被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动画片吸引着,时而大声谈论着动画片里的内容,时而打闹嬉戏,发出愉快的笑声。
今年67岁的任太英是息县濮管区中渡店村村民。2015年年底,她一家六口人搬入清华园社区。由于年事已高无法干重活,将自家的土地全部流转了出去。她家没有了土地,吃什么都需要花钱买,日子过得很清苦,是村里的贫困户。
去年4月,濮管区政府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针对她家的实际困难,安排她的丈夫蔡少力担任“河道管护员”,给任太英安排了社区清洁工的公益性岗位,老两口每人每月有700元的固定收入。
“以前丈夫蔡少力也尝试过去外面打工,但是年龄太大,体力不行,很多活干不了,没人要。”任太英说,政府部门安排的这个活,既让他们一家有了稳定的收入,摆脱了贫困,而且丈夫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家里。
任太英告诉记者:“丈夫蔡少力对这份工作很上心,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到自己管理的河道转上一圈;而我每天一有空都会在小区里转,打扫好小区和门口道路的卫生,保持小区的干净整洁。”
“任太英一家只是中渡店村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的一个典型例子。”中渡店村党支部书记朱俊说,“仅2016年,我们村就为36户贫困户每家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增加收入。”
中渡店村“第一书记”王东明向记者介绍,2016年中渡店村推行公益性岗位扶贫模式以来,全年共新增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43个,已全部安排贫困群众就业。
“富民之道,惟在乐业。”朱俊告诉记者,“从贫困户中选聘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公益性岗位,不仅能够帮助这些贫困人口通过稳定报酬稳步脱贫,而且也能调动群众参与生态保护事业的积极性。”
本报记者 唐 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