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雪萍
放假,带着儿子回母亲家,可在空调屋待惯了的他下午就要走,说太热,在我的劝说下,才勉强答应住一夜。见我留下,母亲竟高兴得手足无措起来,连声说着“好好好”。
已不记得多久没在母亲家住了,每一次都匆匆来匆匆去。晚上,母亲怕热着外孙,把自己屋里的大台扇搬到我们屋里。“那你怎么办?”我问。“我有这呢,不怕。”她摇了摇手里的蒲扇。
安顿好了儿子,我搬把躺椅,来到院中,依偎在母亲身旁。月亮升起来,盈盈如水,静谧的夜空中星星在调皮地眨着眼睛,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母亲的蒲扇在我头上轻轻地、慢慢地摇着。摇啊摇,摇得我心瞬间放松成水中柔软的草,摇回了旧时光,摇出往事一幕幕……
小时候,我是个极怕热的人,过夏天对我来说就是煎熬。那时没有风扇,人们用蒲扇赶走了一年又一年的暑热。蒲扇是蒲葵的叶子做成的,叶做扇面,茎做扇柄,简简单单,非常方便。为了耐用,蒲扇刚买回来时,母亲会用碎布头把四周缝一圈,用各种彩线做成扇坠儿穿在扇柄上,很是好看。而父亲呢,则在每个扇子上用毛笔写上我们的姓,或我们姐弟几个的名字,防止混淆。扇面上当然也少不了我们的涂鸦,如:某某的宝扇、某侠士的剑,或顺口溜“扇子有风,在我手中,有人来借,不中不中”等。当时,村人几乎人手一把蒲扇,轻轻一摇,凉风习习。
夏夜非常炎热,没有一丝风。吃过晚饭,母亲就把院子扫干净,洒上水,把床或木板搬到院子中。我们一家就躺在上面,望着蔚蓝的夜空、闪烁的星星,说说一天的见闻,讲讲有趣的故事,快乐幸福的气氛在院中飘荡。母亲知道我怕热,就躺在我的身旁,手中的蒲扇轻轻摇着,风便徐徐吹来,既赶走了蚊子,又送来了清凉。我渐渐进入梦乡。扇子在母亲手中慢慢挥动着,越来越慢,越来越轻。“啪”的一声,扇子落在床头,迷迷糊糊的母亲赶紧又拾起来继续轻轻地扇着……就这样,在母亲扇子的摇动中,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炎热的夏天。
后来家里有了风扇,又有了空调,蒲扇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但母亲一直保留着扇蒲扇的习惯,每年都会买一把放着,她说扇子扇出的风舒服、自然、解乏。
多少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化,消失在记忆深处,但夏夜母亲为我扇扇子的情景却一直镌刻在脑海,挥之不去。那小扇轻摇中,饱含着母亲多少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