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1月,在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工作的钱钟书、杨绛、俞平伯、顾准、骆耕漠、吴敬琏等100多位文化名人,被下放到息县“五七干校”劳动,与信阳结下了不解之缘,钱钟书的《管锥编》、杨绛的《干校六记》就是在这孕育而成的。什么是“五七干校”?这些人在干校的生活是怎样的?在全国兴起办“干校”的地方中,为何信阳如此重要?
1968 年,黑龙江柳河“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在这之前,1966 年 5 月 7 日,毛泽东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作出指示,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指示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
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出台后,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1966 年 8 月 1 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社论。随着后来黑龙江柳河“五七干校”受到毛泽东的肯定后,各地开始纷纷仿效。
当时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等大批国家机关在内的单位先后在河南省、湖北省、江西省等18个省区创办了 105 所“五七干校”,先后遣送、安置了 10 多万名下放干部、3 万家属和 5000名知识青年到干校学习。而各省市地县办的五七干校更是数以万计。
而在河南,国家机关创办“五七干校”最多的地方则是在信阳。《信阳地区志》记载:1968年至1969年春,“中央、省直机关和部队的31个单位到本区办五七干校和农场”,至1969年5月共“有11000名干部到干校劳动锻炼”。
据调查,中央直属机关在信阳的“五七干校”主要集中分布在罗山县、息县、潢川县三个县,平桥区、浉河区、淮滨县有零星分布。而在这些区域内,又因为息县的“五七干校”下放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经济学家等,最为外人所知。
1969 年前后至 1972 年,外贸部、物资部、铁道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对外文委、对外经委、全国总工会等中央机关的 106 位部级干部,近2000 名专家学者与家属被分在河南信阳专区息县的项店、杨店、张陶、东岳、路口、孙庙公社,接受劳动锻炼。
分在东岳公社的,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所属 8个研究所和学部机关的 100 多人。
干校一般选在偏远、贫穷的农村,去干校的人无论资历深浅、官职大小,一律被称为“学员”。他们中间有机关干部、走资派、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教师,更有所谓的“反动学术权威”。
干校采用军事编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所是“学部七连”,文学所是“学部五连”。学部五连则由年逾 70 的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和他的夫人许宝驯领队,他们先去了与息县相邻的罗山县。
在那里,担当先头部队的钱钟书等十几人已于 11 月 12 号先期到达。大部队到达后, 80 多人聚居在一间屋里。因罗山无地可种,一个月后,他们就来到了息县东岳公社。
在东岳公社的学员有文学家钱钟书、杨绛夫妇、沈从文、俞平伯,诗人何其芳,文学理论家吴世昌、余冠英,美学家蔡仪,语言学家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总编纂丁声树,文史专家胡绳,历史学家胡厚宜、张政烺、杨向奎,哲学家金岳霖、沈有鼎,经济学家顾准、骆耕漠、巫宝山、荻超白等人。还有后起之秀吴敬琏、张卓元、董辅礽、赵人伟等人。 (据大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