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徐维)“在家门口上班,一月2000多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小,现在让出去俺还不干哩。”7月30日上午,息县项店镇行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扶贫就业基地一片忙碌,缝纫、叠装、打包各工种紧张有序地工作,正在缝纫的贫困户何瑞大姐爽朗地说。
行路户外是由息县返乡创业的许士伟创办。生产的帐篷远销中东、欧美、日本、韩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年生产能力60万套,产值8000余万元。
创造出可观的经济利润的同时,农家子弟许士伟不忘初心——同家乡百姓共富裕。他依托产业带动,建立扶贫基地,把厂房建在学校、村部附近,一方面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因家中有老人、孩子无法外出务工,致使家庭收入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企业产销两旺却因缺人工,大量订单无法如期完成的问题,实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目前行路公司已与10户贫困户15人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同时与80户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保证就业员工年收入达到12000元。
无独有偶。在外成功人士赵豪2016年返乡创业,创办河南豫道农业有限公司。作为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红薯产业链创新企业,公司利用“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模式,吸纳农村劳动力和贫困人口200人,扩大了红薯种植面积3万余亩。
在息县,还有许多像许士伟、赵豪一样的外出务工人士,纷纷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回乡投资兴业,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返乡创业潮。近年来,息县注重人才的“引、育、培”三结合,积极探索建立“项目+人才”双发展模式,变招商引资为招才引智,从过去着重引进资金项目向着重引进项目所急需技术和人才转变,以项目带动人才积聚,以人才推动项目发展。2016年以来,全县返乡创业1.9万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4万户,建设产业扶贫基地15家,在建旅游项目18个,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