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边阅读边乘凉 本报记者 郭晓雨 摄
散步的市民在关桥上拍照 本报记者 马依钒 摄

编者按:骄阳似火,酷热难耐。近期我市持续高温,中心城区白天最高气温达38℃、39℃,让整个城区如烤箱一般,滚烫的日子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三伏天里,市民是如何应对“烤”验的?记者走上街头,探访高温下市民的生活百态。

商场、书店成蹭凉族首选

信阳消息(记者 郭晓雨)这几天信阳进入烧烤模式,未来几天还会持续“高烧”,连续多日气温都在37℃以上,着实让不少市民觉得酷暑难耐。炎炎夏日,何处觅清凉?除了天然的避暑纳凉点,市民采取各种方式来“乘凉”。

近日,记者在市区部分商超和书店看到,前来购物享受冷气的市民很多。在和美超市里,不少人或坐在超市的休息区吹空调,或站在商场外蹭冷气;天润商场内,不少人拖家带口边逛边享受清凉;羊山新区无镜书店内,一些带着孩子的家长逛了好几圈,累了就在休息区坐着休息……

“最近的天气那么热,来商场纳凉真是很不错,这里冷气比较足,而且还可以购物。”市民张女士说道。“夏天天气热,我就带孩子来书店,既可以纳凉还可以学到知识。”面对炎热的天气,市民夏女士选择带孩子到书店避暑。

记者发现,市民来商场纳凉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来逛超市和商场的市民多少都会买点儿东西。“我每次来超市纳凉时都会买点儿小东西,这样我就觉得自己不是白白蹭凉,心里也就轻松多了。”90后市民向女士说。一旁的刘大姐也说:“我每次来到超市都会买点儿蔬菜、水果,这样既可以乘凉也顺便买了需要的东西。”

据了解,已经开通冷气的书店、商超每天的中午、傍晚加上周末,是人最多的时候。由于正处暑假,很多学生和离退休在家的市民,利用出来逛街的时间,在这些场所休息、聊天,实现消费、休闲、“乘凉”三不误。

高温“炙烤”城市,同样也考验着市民的素养。为此,大家在公共场合纳凉的同时,更应当注意个人形象。要做到不打赤膊、不脱鞋、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吸烟、不随意躺着等,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和城市文明,让文明成为纳凉的标配。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蹭凉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大多数公共场所因为人多空气又不流通,会使人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乏力等症状。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心脏病患者,以及孕妇、老年人、儿童,不宜蹭凉过久。

“煮妇”歇业 外卖订单大涨

信阳消息(记者 李倩)我市持续的高温,让很多市民不想出门买菜,也不想在家做饭,只想宅在空调房里。高温天气挡住了人们逛街的脚步,却烘热了“懒人经济”。

“天气太热了,出门就是一身汗,下班回家也不想做饭,所以还不如在办公室把午餐解决了。”在帝王大厦上班的祁女士正坐在空调办公室里,拿起手机用美团外卖APP软件,开始选择外卖美食。祁女士说,高温天气来临,她和同事们的午餐基本都是靠叫外卖解决的。

不仅仅是上班族,高温天气导致“煮妇”们也纷纷歇业了。“夏天做饭太痛苦,买菜、择菜、洗菜、炒菜,分分钟就是一身汗,还不如叫外卖呢,价格贵不到哪里去。”家住北京路怡心园的王女士说,最近这3天,几乎都没在家里做饭,全家人吃饭都是叫外卖,并且外卖配送费也不贵,还有优惠券可以使用,基本上四五十元钱就可以解决一家三口的吃饭问题。

昨日上午,记者在万家灯火商业街看到,饭店比较多的区域,聚集着七八名外卖送餐员,他们或等待接单,或等待餐品。

“每年夏季、冬季都是外卖的高峰期,尤其是夏季。进入6月份以后,每天需要派送的送餐量明显比原来增加了。”美团外卖送餐员陈艳玲说,最近都是连轴转的节奏,每天的送餐量有几十单,从早忙到晚,每天要喝两大杯的凉白开补充水分才行。

陈艳玲告诉记者,高温下送餐自己并不觉得辛苦,送餐量多了,工资也有了相应增长,还有一些市民会因为自己的及时送达,在美团外卖上打赏小费。

随后,在北京路的一家煲仔饭的饭店里记者看到,服务员正在打包餐盒。“以前一天的外卖订单大概占到整个营业额的两成,但天热后,外卖订单大涨,已经上升到了四成。”该店老板说,尤其是中午,外卖订单非常多,真是天气越热,生意越好。

夏夜浉河边 纳凉好去处

信阳消息(记者 马依钒)近期我市持续高温,逼近40°C的天气里,市民想方设法躲避烈日,白天尽量少出门,可到了晚上,不少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河边、桥上,夏夜的浉河边成了市民的纳凉好去处。

“这几天温度太高了,晚饭后出门散步,哪儿都是热的,只有河边还能不时吹来阵阵凉风。”昨晚7时许,家住建设路的市民王玉芬和老伴儿一起,来到民桥附近的浉河边散步。

记者沿着附近的河边走了一圈,发现晚饭后来此纳凉消暑的市民为数不少,男女老幼都有。沿途的健身器材和长椅很抢手,还有不少市民自带小板凳和水杯,面对河面,三五成群地聊天谈笑,很是惬意。

“白天在屋里吹一天空调,晚上出来活动活动,沿河边走走,呼吸点新鲜空气,吹点自然风,感觉精神不少。”采访中,不少市民向记者说道。

到了傍晚,除了河边,浉河上的几座桥上也是凉风习习,夜景醉人。昨晚,记者来到民桥、申桥和关桥,与别处相比,行走在桥上更觉凉风清爽,干净整洁的人行道上,不少市民更是携家带口出来散步,赏美景消暑两相宜。

昨晚8时,记者在关桥上看到,暮色降临,天边最后一抹红霞即将消失,在人行道上行走的市民纷纷驻足,拿出手机,拍下贤岭伴晚霞的美景。“夏夜的浉河边真是又美又凉快,生活在信阳这座美丽的小城,真是幸福感爆棚。”正在拍照的市民对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