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出就餐、看场电影、超市购物、缴水电费……在这些支付场景中,随时随地掏出手机就可操作,有时还能享受额外优惠,移动支付似乎给消费者们带来了不少便利。然而,当“无现金”遭遇网速不给力、硬件不兼容、流程太复杂等问题,也经常出现“卡壳”。我们的移动支付离真便利还有多远?如何才能更加快捷、高效和舒心?
“网速不稳定,鼓捣半天没成功”
在不少支付场景中,“无现金”带来便利的同时,经常出现类似“有钱花不出”的尴尬。很多购物中心的餐饮商户都位于地下,商场不提供无线网络,移动网络信号又不理想,消费者反复刷新移动支付客户端仍不能完成交易。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呈现高增长态势,然而部分地区的网速还没能完全跟上移动支付发展的速度。”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说。
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认为,完善基础设施是实现“无现金社会”的关键。“以银行网银系统为例,在移动支付中承担着不少功能,包括安全处理、日志流水、网银事务等,若数据流量过大,容易导致系统故障。”
“硬件不给力,好心情都没了”
市场上的移动支付方式有二维码支付技术、近距离接触技术、密码支付、指纹支付、语音支付、虹膜支付等许多种。这些支付方式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都受手机硬件技术的影响。
北京亦庄某软件公司职工王硕家住广渠门附近,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当公交卡余额不足时,排队充值耽误不少时间。王硕听同事说,一些带近距离接触支付功能的手机已可以在地铁出入口“刷卡”,还能网上转账充值缴费。“一直想尝试一下,但我的苹果手机没有此功能。”王硕说。
手机硬件技术对移动支付便捷产生着直接影响。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上的移动支付方式种类繁多,主要有:二维码支付技术、近距离接触技术、密码支付、指纹支付、语音支付、虹膜支付……这些支付方式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大都受手机硬件技术的影响。
“商户‘拖后腿’,流程繁琐受不了”
不少移动支付使用者担心支付流程操作复杂、支付应用场景较少、不方便等问题。很多平台的支付要跳转好多页面,输几次密码,费时费力
“我和朋友去西安一家泡馍店就餐,店家说只能用现金支付,这让没带现金的我们犯了难。”不久前,陕西某大学教师杨薇外出就餐时,提出用微信转账的方式结账,但遭到拒绝。工作人员的解释是,手机支付虽然能收到钱,但款项无法入账。“商家收银系统还应尽快和移动支付对接,要不然真拖无现金社会的‘后腿’。” 杨薇说。
当今社会,使用现金、刷卡消费仍是一种较为普遍、受广泛认可的支付方式,现金支付方式仍应该存在。“推广移动支付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当人们感受到移动支付的好处后,会自然地接受这种新兴支付方式。”
网友热议“无现金社会”:安全便捷,才能走得更远
@东亮S:手机一扫就可以完成支付,简单便捷,还能记录钱都花到哪里了,真不赖。
@我爱大汉堡:我奶奶70岁了,学会手机支付后,现在出门买东西不愿意拿钱包了。
@消失的那四年:无现金城市建设提速,以后坐地铁、乘公交、停车都可以手机支付了,好期待!
@cindyliu:我是开蛋糕店的,有一次没分清付款码和收款码,被对方骗走999元。收款付款时,一定要留心。(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