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首席记者韩蕾)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7月7日迎来今年的“小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

为了避免中暑,小暑时节人们应注意防晒、经常洗澡、勤换衣物,外出时最好穿浅色或白色衣服,戴帽子,并注意适当休息,多喝清凉饮料、凉盐开水等;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最好随身携带;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苦瓜、桃、草莓、西红柿、黄瓜等。

“暑湿”偏盛是小暑时节的气候特点,所以虽然天气炎热,但也要注意勿过度贪凉,不要在树荫底、屋檐下、过道里乘凉时间过长,空调房间温度不宜过低,睡眠时不要让电扇或空调风口对人直吹,也不要大量饮进冷开水或冰镇饮料,以免寒邪直中。胃肠受寒,可饮生姜红糖水温中和胃;关节冷痛可进行关节热敷,适量饮用红酒、米酒以温经通络。

炎炎夏日,骄阳普照,此时,人们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最好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还可以在环境清幽的室内读书习字、品茶吟诗、观景纳凉。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