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郭晓雨)“你们不仅是拾金不昧等社会美德的宣传者,更是社会美德的践行者。”6月26日上午,当失主胡先生从本报经管科工作人员曹宏伟的手中接过遗失的钱包时,激动地夸赞道。

当日上午,前来本报广告中心办理刊登业务的人员特别多,这让人手不多的广告中心工作人员异常忙碌。10时许,正在忙碌的曹宏伟猛然看到自己的办公桌头上放着一个鼓囊囊的灰色钱包。她开始以为是哪位办事的人员随手放在那里的,就大声提醒道:“这是谁的钱包,请自己保管好。”没成想她连续提醒几次,都没有人认领,曹宏伟这才意识到是有人将钱包遗失在她的办公桌上。她连忙将钱包交给广告中心副主任陈晓莉保管,等失主找来时归还给人家,可左等右等也没见有人来寻找。忙罢后,曹宏伟和陈晓莉考虑到失主丢失钱包,一定很着急,便想着看从钱包里是否能找到失主的联系方式。当她们打开钱包,发现里面除有5000多元现金、数张银行卡、户口本、身份证、医保卡外,还有一张别人写给失主的欠条,欠条上面留有一个电话号码。曹宏伟按照上面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对方说他不是失主,但他认识失主。挂断电话不一会儿,一个电话打到广告中心,曹宏伟接通电话后,对方称自己就是失主胡先生,上午9点多到广告中心办完业务后,就急匆匆地离开了,直到朋友给他打电话,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钱包丢了。

上午近11时,胡先生匆匆来到本报广告中心,经仔细核对确认来者就是失主后,曹宏伟将钱包归还给了胡先生。

“你们真不愧是文化单位,素质就是高。”面对胡先生感谢的话,曹宏伟说,“其实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单位每一位同事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我们这个部门每天都有一些客户前来办理刊登广告业务,时不时也有人落下物品。遇见这样的情况,大家会及时寻找失主并归还失物。作为省级文明单位,我们的领导非常重视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每一位同事从自身做起,做一位文明的信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