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马依钒)随着高考的结束以及高校暑假的到来,“暑期短工”“暑假兼职”“高薪招聘”等兼职广告也贴满了校园周边的布告栏。其中有机会,也有不少陷阱。昨日,记者就此进行采访,专业人士表示,事前仔细辨别,遇事后留存证据并及时报警。

翟永是一名大三学生,在信阳学院就读。他告诉记者,去年暑假放假前,在学校布告栏看到一条招聘信息,无锡一家电子厂招工,每天130块,包吃住。条件十分诱人。翟永和一位同学很快和发布人取得联系。“电话里说的很肯定,到了那就有工作,但是每个人要先交五十块钱的报名费。”

但真的到了无锡以后,翟永发现被骗了。“我们自己买了票坐火车过去,还要自己花钱找住的地方。等了两三天厂里还没有给安排工作,后来就跟我们说,有一个工作但是要交钱进厂,还要交什么服装费、押金。”最后,翟永和同学不但没赚到钱,还赔了几百块钱,耽误好多功夫。

昨日中午,在信阳师范学院一学生食堂内,记者又采访了多位大学生,他们表示都见过这种招聘信息,但大多数都持怀疑态度。

文赢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国权表示,大学生在找假期兼职工作时,双方应当签订正式的雇佣合同。同时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任何形式的押金,而且大学生也不要将自己身份证等信息证件作为抵押物品。一旦被骗,建议首先要固定证据,也就是确认你已经提供了劳动服务,或者是对方确实是收取了各种的违法费用,通过书面或者是音频视频的方式予以固定,第二步再向劳动监察部门以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