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山东菏泽专电(特派记者 周涛)1947年6月,刘邓首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突破黄河防线后,迅速打响了鲁西南战役,为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道路,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5月23日,联合采访组走进山东菏泽,来到位于牡丹区的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追忆了当年那段难忘的历史。
走进馆内,“星星之火、浴血抗日、逐鹿中原、革命儿女”四个展厅重现了郓城战斗的壮观场面,令记者们震撼不已。“郓城战役是鲁西南战役的第一仗,当年的战斗非常激烈,历时28天,歼灭国民党正规部队4个整编师9个半旅,共5.6万余人。”菏泽市牡丹区区长张泽中介绍,“不过,我们牡丹区现在可谓遍地开‘花’啊!”
虽然不是赏牡丹的最佳季节,但在曹州牡丹园的温室里,红的、白的、黄的、粉的牡丹分外耀眼,大家纷纷上前拍照,并承诺明年四月一定前来赏牡丹。随后,记者们来到尧舜牡丹产业园,牡丹籽油、花蕊茶、牡丹胶囊、牡丹食品等一系列牡丹深加工产品种类丰富。
如今的牡丹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基地和观赏旅游区。这里的人,因牡丹而富,牡丹产业这张闪亮的名片正让菏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手记>>>
一花富一城
目前,全国牡丹面积大约75万亩,35万亩在菏泽。伴随牡丹籽油、牡丹“不凋花”、牡丹茶、牡丹胶囊、牡丹化妆品、牡丹营养食品等深加工产品批量上市,牡丹产业由过去单一的观赏、药用走向深层次、多领域开发利用。
菏泽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围绕牡丹花做文章,将一朵花打造成了集经济、文化、旅游、生态等多项内涵的产业。菏泽牡丹已由过去的单一种植观赏先走上了牡丹产业化发展道路,可谓是“一株牡丹花,富了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