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易善康正在桃园修枝 王 洋 摄 |
信阳消息(记者 王洋)每年三四月份,位于光山县马畈镇境内的观五玫仙桃基地,千亩桃花竞相绽放,百里花海飘香醉人,引得游人如织甚是壮观。近日,记者再次走进这片桃林,桃花落尽果实挂满,已是一番丰收在即的景象。
从光山县城驱车30公里,记者抵达观五玫仙桃基地,高低起伏的山岭上,一棵棵桃树排列其间,仙桃挂满枝头,观五玫小杂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易善康正忙着修枝。他告诉记者,合作社共种植各类仙桃3650亩,入社果农遍布马畈镇的代洼村、马畈村等村落,合作社被河南省林业厅、信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林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1995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易善康看到,沿海山区通过发展大型农场等项目走上致富之路,想到家乡绵延起伏的荒山被浪费,易善康决定回乡创业。位于光山县城西南30公里处的马畈镇山川秀美,土壤肥沃,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特别适宜桃树生长,因此桃树种植久负盛名,相传有两千多年历史。于是,易康善将目光放在了桃子的种植上。
2008年,在易善康的带头下成立了仙桃合作社,并且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观五玫”牌仙桃。易善康告诉记者,“观五玫”牌仙桃是观音脸、五月仙、玫瑰红三种仙桃的简称。其中,观音脸是马畈镇传统地方特产,在中国农科院果树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产品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因其果形圆正,色泽鲜艳,白中透红,果肉是深红色,形似“观音娇容”而得名。此仙桃内含大量果糖、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果肉血红、酸甜适中、口感极佳,故有“洛阳看牡丹,马畈品仙桃”的美话佳谈。五月仙因其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成熟,是用来馈赠亲友的佳品,早已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桃文化。玫瑰红则成熟于5月20日前后,它以其极早熟的优势让人们能提前吃上仙桃。
虽然还未到桃子成熟季节,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已纷纷前来抢购了,产品供不应求。“我们的仙桃覆盖北京、上海、郑州等地,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30万元,并带动周边123户贫困农民共同发展桃产业,去年农户均纯收入达9.8万元。”易善康说,下一步,他计划打造中国著名的桃花山寨,让游客赏花、摘桃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