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重庆市江津城区50公里的蔡家镇,地处江津的南部山区,也是江津区法院第二人民法庭的驻地所在。今年51岁的徐驰,在这个山区法庭已经干了20年。

1985年,20岁的徐驰被分配到原江津县法院柏林法庭。“1996年,我调到第二人民法庭,就再没挪过窝!”徐驰笑着说,身边的同事换了不少,现在他已是法庭的“老人”了。

从走上法官岗位至今,徐驰办理的案件已超过4000件,每年审结率在98%以上,调解率超过75%。

“徐老师办案子是用良心在办!除了按流程办案,他更多是用心用情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江津区法院第二人民法庭年轻法官小龚这样评价徐驰。

2013年11月底,法庭突然来了10多名农民工,情绪激动地要找法官评理。原来,3年前的农网改造建设工程,因包工头和电力公司账目没结清,导致170多名农民工的工资拖欠,一直没有兑现。“大家放心,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帮到大家!”就这样,徐驰成了这起欠薪案的承办法官。他一方面积极为农民工联系法律援助,引导其进入正规诉讼渠道;另一方面与包工头和电力公司积极协调。经过2个多月的奔走和协调,30余万元的工资终于发到了170多名农民工手上。

江津区法院第二人民法庭审理的民事案件,大多是山区村民的离婚、赡养等家庭纠纷。2012年,蔡家镇清溪沟村四社80多岁的张银成因赡养纠纷起诉到法庭。张银成体弱多病、双目失明,多年来跟着小女儿生活在大山深处,其他4个子女都不愿对他尽赡养义务。

开庭当天,张银成在小女儿的搀扶下坐到了原告席上,可对面的被告席却空无一人。“我的儿女都不要我了……”张银成捶着大腿,哭诉起来。徐驰赶紧上前安慰,并和同事一同驱车,将张银成送到30公里外的清溪沟山下。而从这里到老人的家,还得爬半个小时山路。接下来几天,徐驰分别到其他4个子女家中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担负起对父亲的赡养义务。数天后,4个子女将赡养费送到了法庭。

“山区的村民需要普法,更需要公平正义。”采访结束前,徐驰告诉记者,他是一名人民法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山区村民化解矛盾纠纷,获得公平正义。(据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