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杨长喜 摄 |
信阳消息(记者 杨长喜)停电10小时,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件麻烦事。然而,昨日,让我市市区五里墩变电站区域至浉河区游河乡区域的7000多户居民没想到的是,因为供电维修人员的带电作业,居民家少停电10小时。
昨日上午,记者在312国道金牛文化公园附近的施工现场看到,信阳供电公司的维修人员已经将电线杆包上了绝缘毯。“我们7点就过来了,到现在已经工作一个多小时了。”施工现场负责人王建华告诉记者。据他介绍,施工人员将要进行的是在该条10千伏的线路上加装柱上开关和隔离开关。“之所以要加装这两个开关,是因为这条线路沿线较长,从五里墩变电站至游河乡,用户较多,负荷较大,但没有分段开关。一旦发生故障,不便查找;即使查找到了,要维修的话,基本上要全线停电,让部分不用受影响的用户也要忍受停电带来的不便。开关装上之后,就能够减少停电的范围。这两个开关,一个是智能开关,在线路发生故障时自动跳闸,一个是机械开关,更便于工人工作。这两个开关在通电时同时工作,停电时同时起到断电作用。”王建华说。
加装开关,在普通市民家里看来很方便,但在10千伏的线路上作业,有一定的难度。第一个难度就是在10千伏的高压,要做好工人的安全防护;第二个难度是带电作业,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将开关装好,这个过程需要考验施工人员的技术,也耗费较长时间。预计整个过程需要近10个小时,也就是说,带电作业,让沿线7000多户居民少停电近10个小时。以后,沿线如果发生故障,也不用大范围停电了。
据了解,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信阳供电公司将更多地采用带电作业的方式,减少停电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