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义认真地擦拭着烈士墓碑 本报记者 周 涛 摄 |
本报记者 周涛
在位于鸡公山脚下的李家寨镇台子畈村,有一座水泥砌成的烈士墓。每逢清明、中元等节日,当地村民周远义都会来为这位曾抗击日寇的红军烈士扫墓,这一守,就是70余载。
岁岁清明又将至,见到周远义时,他刚打理完自家17亩的板栗园,“新四军当年为我们老百姓打鬼子,父亲对新四军很有感情,我们会一代一代地守下去,把英雄事迹传下去,我们家已经传了四代了。”周远义认真地擦拭着烈士墓,如今,祭奠烈士已成为他们家的一条特殊“家规”,只要远在外地的儿孙一回来,他就会带着他们以及侄子、侄孙来为烈士扫墓。
“这可是个大英雄,官不小,但打仗啥时候都是冲在第一个。”说起这座墓,58岁的周远义永远也忘不了50年前的那个清明节,父亲为他讲述了关于这位烈士的故事。
1910年出生的李福太,是四川成都人,1931年参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41年,李福太、周明夫妇带着年幼的儿子李延胜跟随李先念从延安奔赴抗日前线,先后在确山竹沟、信阳四望山、湖北大悟抗击日寇。1942年,在湖北抗日前线一次对日作战中,李福太不幸身中数弹,被送到位于鸡公山下的老门村新五师医院,于1944年病逝。
据周远义介绍,那一年,亲手埋下丈夫后,周明要随部队转战抗日前线,因带着儿子不便行军,她含泪将年仅3岁的儿子寄养在四望山一余姓农民的家中。直到1956年,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和河南省委的协助下,周明找到了寄养在四望山的儿子李延胜,母子得以团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墓地也经过搬迁,可对李福太墓地的寻找,却始终没有进展。2010年,平桥区文化新闻出版局退休干部李建设筹划重走长征路,得知湖北红安县有一位年近百岁的老红军周明,特去拜访。没想到,这次拜访解开了小冲山上的烈士墓之谜。当年5月,已经97岁高龄的老红军周明带着儿女,再次来到鸡公山下,最终确认,小冲山上的墓地正是李福太烈士之墓。
“我们用了四个人抬着周老上山的,看到曾经的爱人的墓,她当时泪流不止……”周远义告诉记者,当知道周远义一家守护丈夫的墓,周明很激动,连声表达感激之情。
“去年8月16日,周老也离世了,但他们的故事我还时常跟别人讲,我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够代代传下去。”周远义告诉记者,如今,每年他都会为李福太的坟除草、添土,这座烈士墓也成为李家寨镇的红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