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马依钒)一人一凳一捆绳,84岁的曹安兴正坐在自家院子里忙活着。昨日下午,记者在平桥区震雷山办事处采访时,看到这样的景象。
“我这手艺是自学的。”曹安兴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向记者介绍起学艺经历。三年前的一天,他从市场上买了个新筐。回家后,拿在手里内外打量了十几分钟后,曹安兴喊来老伴儿,高兴地宣布,自己研究明白了,也能编出这样的筐来。
第二天,他就找了些扁绳和铁丝,试着做了起来。老人此前从未编过筐,他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没想到成品不方不圆,站立不稳,一气之下,我就拆了重做。”曹安兴说,编筐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而是反复拆了三次以后,才做出一个让自己感到满意的。
曹安兴向记者介绍,工艺上,编制筐篓大体可分为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的过程中,主要以横、竖编织法为主,手要有劲,力道很重要,用力轻了,筐不易成型,不牢固,用力重了,又影响外形美观。老人说,现在自己一天差不多只能编成一个筐。
“天天这样坐着编对身体会不会有影响?”“不光是坐着编哟,编筐底时扁绳是铺在地上的,只能蹲着编,编筐身适合坐着编,当要把扁绳倒插下去收尾时还得弯着腰编,到收工的时候又该把编好的竹筐收捡到指定位置码好,整天全身都在活动,不仅对身体没影响反而还很有好处。”
“年龄大了,能有个事情忙活着,是好事。”曹安兴说,自从编筐以来,他的身体反倒硬朗多了,凭自己的本事挣个烟酒钱,老有所学,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