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马依钒)三月天如孩儿面,说变就变。13日,一场春雪降临,寒意再袭市民,原本舒适惬意的桃红柳绿也只能无奈退守。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近期我市气温起伏不定,市民还需“捂一捂”。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春捂”到底有没有道理?对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中医科的医生。据介绍,“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提醒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有好处。初春,是从冷转热的过渡阶段,天气虽然已经暖起来,但是气候经常变化,一会暖一会冷,往往是太阳出来后,风和日暖,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冷起来。由于人们在冬天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脱得太多,就会不适应气候变化而容易着凉得病。
怎么捂,要捂多久呢?医生建议,“春捂”因人而异,年轻力壮的人可适当冻一冻,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对寒凉的刺激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疾病发作。对于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来说,如果昼夜温差大于8℃时,是需要捂的一个指标,当温度稳定持续在15℃以上时,就没必要“捂”了。
此外,关节不适的人要注意保护好肩膀、膝盖、腰椎、颈椎等重要关节,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这些地方。冠心病患者一定要随温度变化增减衣服,但以不因穿得太多而出汗为宜。妇科疾病患者要适当春捂,保证腹部不受寒,对缓解病情十分有益。痛经患者、平时手脚发凉的女性此时也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