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聂品)2月28日,记者从信阳市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信阳全市旅游综合收入175.6亿元,同比增长21.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7%,增速排在服务业首位。

2016年,全市旅游系统紧紧围绕“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积极谋划,多方协调,扎实推进,加速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全市旅游经济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发展势头强劲。我市荣获了“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为全省五个地市之一。新县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县(区);新县、浉河区和商城县分别获得全国首批和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新增浉河区灵龙湖生态旅游区、五曲峡国家森林公园、光山县桦昌生态园3家国家3A级景区;全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8个)纳入全国300个红色景区经典名录;鸡公山风景区入选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浉河区吴家店、商城县汤泉池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

会议指出,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推进由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转变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市旅游业发展优势更加明显,生态优势更加凸显,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发展潜力更加强劲,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科学谋划,补齐短板,迎头追赶,旅游业就会释放出更大的动能。

会议强调,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需要政府各部门、社会各行业的积极融入、参与、支持和配合。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稳扎稳打往前走,积小胜为大胜,才能打造出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和旅游目的地。